宋代官职里的三衙、三司使、四监司、九寺都是哪些部门
宋代汲取五代十国地方权势过重的问题,采取增官分权的方式削弱高官权势,因此造成了自北宋起一直尾大不掉的冗官问题,官员过多,贪官辈出。

1、三司使
三司使是北宋前期最高财政长官,是为分割宰相之权而设。后唐长兴元年,始设三司(盐铁﹑户部﹑度支)使,总管国家财政。宋初沿旧制,三司总理财政,成为仅次于中书﹑枢密院的重要机构,号称“计省”,三司的长官三司使被称为“计相”,地位略低于参知政事。
2、三衙

宋代官职里的三衙、三司使、四监司、九寺都是哪些部门?
三衙管军,是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有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唐后期,习惯称藩镇的亲兵为牙(衙)兵,五代至宋的皇帝多半是由藩镇而夺得帝位,故相沿称为三衙。三衙的长官分别称为殿帅,马帅,步帅,合称三帅。
3、四监司
北宋前期,各路皆置转运使和提点刑狱,有些路常置安抚使,各设官衙办事。安抚使司俗称“帅司”,由本路最重要的州府长官兼任,主管一路的军政,也兼管民政、司法和财政等。转运使俗称“漕司”,主管所领州县的水陆转运和财政税收,兼管司法和民政等。提点刑狱俗称“宪司”,主管一路的司法,兼管财政等。宋神宗时增设提举常平司,俗称“仓司”,主管本路常平、义仓等。
地方对中央要定期上报政绩,中央对地方的事务要时时监管。这个监管的职责在宋朝由每“路”四个监司官负责。这四个监司官分别是:
(1)帅,也叫安抚使,负责军务治安这方面;
(2)漕,也叫转运使,负责运输、税赋手脚这方面;
(3)宪,也叫提刑按察使,负责司法这方面;
(4)仓,也叫提举常平使,负责救济水利方面。
这是个“使”不算地方官员,是中央派到地方上来监督指挥的。

4、六监九寺
诸监:宋代先后设置国子、少府、将作、军器、都水、司天等六监。九寺:指太常、宗正、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等寺。
-
记笔记:

昵称:txb
姓名:田牛
邮箱:txb_2008@163.com
电话:13854669201
关于本小栈
本站基于互联网历史教学形式探索研究。欢迎同仁同行参与交流!
站长手机、微信:13854669201
qq:59774608
田希彬:山东垦利第一中学教师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QQ群:611102357
微信搜索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