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概念

文档 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视频)

 

历史事实

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是人类历史全部客观过程,主要是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具有客观性。示例:唐初“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是仓促应战、被动反击,还是长久准备、主动谋划?北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刘娥,后世称其“有吕武(按:西汉吕后、唐代武后)之才,无吕武之恶”,这符合真实情况吗?

 

▲章献明肃皇后刘娥

 

历史史实

历史上的事实,是被后人“书写”的历史事实,具有主观性。

示例: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大部分都有(历史)史实依据。

有学者提到,斯大林是列宁选定的继承人。但根据列宁信件、苏联解密档案披露,斯大林是通过政治斗争夺得最高权力。

▲列宁(左)  斯大林(右)

 

因此,历史史实与历史事实是有偏离的——历史史实与历史事实并不完全等同,应注意分辨历史史实与历史事实。

另一方面,被“书写”的历史史实应坚持秉笔直书,由此才有可能尽量接近、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客体,即历史事实。

历史叙述

以文字、语言、图片等各种形式的“载体”“描述”(“表达”/“写”/“记录”)以往发生的历史事件,过往存在的历史人物。

示例:

清朝前期繁荣的商业

 

▲盛世滋生图(别称:姑苏繁华图)(局部)

 

历史解释

阐明历史发展变化的过程/轨迹及其原因、意义等,带有解释者的主观色彩。

示例: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由于受不同立场、阶层、史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书写”者会有不同的解释。

五四运动的历史解释

历史背景:

政治: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统治,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权利,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经济+阶级: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春天,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已经迅速壮大到二百多万人,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文化: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外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斗争的正确方向;
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英、法、美、日、意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中国政府代表要求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抢去的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各种权利遭到无理拒绝。“巴黎和会”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给日本,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

历史意义:

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 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历史事件

历史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其外在体现一般为历史现象

示例: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历史情节

历史事件的经过、变化,往往表现为历史的细节。

示例:

20世纪30年代初期,流放的“富农”之女在《日记》中写道:“在山坡上快速地修建简陋不堪的小房子以供居住——以未经加工的原木垒墙,以杆、桦条枝、松木树枝以及泥土给屋盖顶。我们甚至还给房子开了窗户以及一个进出的门——以一块桌布当遮蔽物,并且一经使用完毕则被收入袋子之中。这里没有吃的粮食,每天时不时有若干人死去。附近有一个较大的深坑,它便是那些逝者的魂归之所。任何一个人均没有能力购置木棺和修建坟墓。”

 

▲1933年,西伯利亚西部“特殊定居地”的流放者

 

历史现象

历史事件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浅层/表面)形态(信息)和联系,其外在表现为历史情节。

示例:

〔小说《大染坊》〕陈寿亭经营得法……之后,陈寿亭同张店大户卢老爷共同在青岛创办了大华染厂,留学德国学习染织归来的卢家长子卢家驹担任董事长……“五四”运动爆发后,陈寿亭拿出积压的窄幅布,让学生做成游行的横幅,既支持了爱国运动又为自己作了广告……“九一八”事变后……陈寿亭断然拒绝了与日本商人的合作,借着抵制日货运动……从以上小说梗概中,可以提取历史情节:“大华染厂”、“积压”、“拒绝与日本商人的合作”等,而其背后反映了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诸如“大华染厂”→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之类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一样继续是2011初中历史课标的“基本知识”,却一直被一线教师“忽视”。课标为何要单立历史现象?什么是历史现象?中国古代史有哪些历史现象?怎么去理解历史现象?如何进行中国古代史的历史现象教学?这是本课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探究一 为何要理解历史现象?

1. 什么是历史现象?中国古代史主要有哪些历史现象? 

 (1)什么是历史现象? 

第一,什么是现象?

《辞海》:“现象与本质相对。……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易变”;“任何事物都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是科学的基本任务。”

按时间划分,现象可分为历史现象、当前现象和未来现象。  

第二,什么是历史现象?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历史现象不是某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也不是某一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而是透过多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多个历史事件所呈现的历史过程或历史发展趋势”。

第三,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异同  

主体不同:历史事件是某人或某几个人共同参与的一个独特活动过程,而历史现象则是社会成员,至少是某地区、某阶层、某团体成员行为中显示出来的共相。

发生频率不同:历史事件是一次性发生的,而历史现象却在长时段中经常重演或略略变相地重演。历史现象比历史事件普遍和稳定。

两者既区别又联系:历史事件是保存历史现象的原始形式。历史现象则是从众多的历史事件中观察得到的,它是对事件的初步归纳和提炼,事件则是保留现象的证据。

2. 中国古代史有哪些历史现象?

朱煜教授在《历史教材学概论》一书中将历史现象分为“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等”,此为分类中古史历史现象的依据,如表3-4-1 所示。

表3-4-1 中国古代史主要历史现象简表 类别 

主要表现 

社会现象各民族由氏族孕育出国家 (广义) 

在统一与分立中逐步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 “盛世” 

改革 

民族交融[方式:战争、和平(如行政管理、改革、和亲、榷场等)] 

政治现象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具体举措:科举考试) 

经济现象 自然经济 经济重心南移 商品经济 

文化现象 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制度、风俗、信仰等 

2. 把握历史现象是理解历史事件、概括历史规律的枢纽 

(1)历史现象的相似性特征 

(2)历史现象为何具有相似性?

众多的历史事件为何在长时期能够经常重演或略略变相地重演?因为它们具有“共相”:

即在不同历史事件中包含了共同的因素,也就是说构成现象的因素大致相同。

(3)历史现象特征的价值

理解历史事件、发现历史规律。历史现象比历史事件表现得稳定和普遍,可以初步归纳和提炼历史事件的共同因素;而历史规律则是对历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的反映,是历史现象的不断重复。所以人大哲学教授陈先达先生认为:“历史事实具有一次性,历史现象具有相似性,历史规律具有重复性”。

比如,为什么历史上总有杰出人物?因为任何社会只要存在,就要正常运转,就需要有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于是就会出现当时的杰出人物。

历史结论

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所作的判断。

示例:

学习“五代十国”的历史后,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分裂就会混乱,统一就兴旺发达。

历史观点

观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所采取的“态度”、持有的“看法”,具有鲜明的主观性。

示例:

“玄武门之变”是秦王李世民有意蓄谋、长期准备的结果。

历史论题

论述(讨论)的历史文章或专著的题目,其“有效性”有待阐述,并不具有鲜明的“看法”。

示例:

苏俄内战时期“富农”与“粮食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

增添历史细节、还原历史过程——略论高中课堂教学之史学研究成果的运用

 

▲工人武装征粮队“搬运”余粮

 

而稍加改动:苏俄内战时期(在列宁看来)“富农”应为粮食危机(粮荒)负责,这就是具有明确“态度”的历史观点。

 

历史论点

历史“议论”(文章、专著)中的确定“意见”及论证这一“意见”(“看法”、“观点”)的理由。

示例:

苏俄内战时期(在列宁看来)“富农”应为粮食危机负责——历史观点

从3个方面(理由·历史论点)加以论述:

首先,简略说明“余粮收集制”提出的背景

其次,从经济角度简述“富农”以拒绝按“固定价格”上交余粮的方式抵制“余粮收集制”。

最后,从军事角度叙述“富农”在国内许多产粮地区(如伏尔加河流域、西伯利亚地区)参与反对势力组织的武力反抗。

所以,正如列宁指出,城市中粮荒日益严重,这是由“农村中富农对城市、对苏维埃政权、对贫苦农民的进攻愈来愈猖獗,愈来愈疯狂”所致,而“富农”反抗苏维埃政府“除使用武器外,还可以用绝粮的办法。”

历史论述

历史文章与专著中用历史论点去证明(叙述、分析)历史观点/历史论题的过程。

示例:

以3个历史论点叙述、分析〔苏俄内战时期(在列宁看来)“富农”应为粮食危机负责〕这一历史观点(历史论题)的过程。

历史主题

历史材料/史料,不论以何种方式呈现,如文字、图表,其表现的中心思想或内容核心。

示例:

历史主题类别多出现于12分开放性试题中,一般以围绕……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为设问方式,如2016年·课标Ⅰ卷·41题,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主题)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历史评价

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所评定的价值。一般表现为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正反两面。

示例:

对于斯大林的评价,丘吉尔称赞其“是个卓越的历史人物,令我们残酷的时代敬仰,他在其中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经受岁月艰难考验时领导俄罗斯的是位天才,是不屈不挠的统帅……他接手的是用犁耕地的俄罗斯,留下的是原子武器装备的俄罗斯。不,无论我们说他什么——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这样的人的。”

连被布尔什维克赶下台的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也说:“斯大林使俄罗斯从灰烬中振兴起来,使它成为一个伟大的强国,粉碎了希特勒,救了俄罗斯和人类。”

斯大林本人也谈到:“我知道,在我死后有人会把一堆垃圾放到我的坟墓上,但历史之风会无情地刮走它的!”

历史评析

针对历史观点,作出“批评”、议论、分析,并说明理由,亦即应有“历史史实”依据。

既是“批评”,应表明对历史观点的态度,是赞同、反对,还是具有片面性?

至于“历史史实”依据,亦即不论何种态度,应罗列“史实”方面的理由,一般以3个史实为优。

实际上,这类历史评析类开放性试题与自拟论题类型几乎雷同。其区别在于自拟论题类型是围绕“历史主题”“自拟”论题进行论述,而历史评析题类型则已明确历史观点(历史论题),仅表明态度后进行阐述。

示例:

针对历史观点——20世纪以来世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表明态度: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说明“史实”理由:①……②……③……

总结:……

历史评述

针对历史史实,叙述其主要内容,并简要评价。

示例:

2011年·课标卷·40题第(2)小问: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官方答案,叙述其主要内容——根据材料,归纳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进而对“德”“才”观进行简略评价。

逻辑示意图

 

纵观近5年高考试题:

明确考查历史事实/历史史实类型的试题较少,大部分属于史学研究常识,且一般为1个选择题,其呈现方式为文字型表格;

历史解释类型命题频率倒是颇高,选择题与材料题均多有涉及,呈现方式为文字型表格、图片、数据图表、纯文字材料等,属于常考类别;

 

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历史结论、历史评价主要集中分布于开放性试题,属于综合性运用。

历史评析、历史评述类开放性试题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从高考分布情况来看,课标Ⅰ卷多有命题,尤其是历史评析类试题居多。因此,不可选择性地忽略,亦即不能排除课标Ⅱ卷、Ⅲ卷不会命题考查。

所以,温馨提示

高考历史中历史解释类型题占比较多,就选择题而言,大部分适用归纳概括法、分层分析法——在理解题干材料的情况下,归纳材料的表层(有效)信息后,根据历史解释的特性,所以概括时只需发掘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诸如特点、背景、影响、联系、本质、条件、目的之类。

认定历史事实/历史史实,有时甚至认定历史解释,应坚持多重证据,孤证不立,具有客观性。

历史叙述具有主观色彩,针对同一历史事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有不同的“描述”,所以书写者应秉笔直书,读者应注意甄别。

历史情节、历史现象二者为递进关系,历史情节是历史的细节,一定程度上历史现象是这个“细节”之上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一般来讲,高考历史往往将历史论题与历史观点混淆,要求提出(历史)论题阐述。但从“参考答案”(此题解析一般来自高中一线历史教师,而并非教育部考试中心)来看,其本质上就是历史观点。如2020年·课标Ⅲ卷·42题要求拟定论题并予以阐述,李余平老师的解析中,提出了论题之一——“改革开放逐步带动了人们思想的转变”,这显然是一个历史观点,而非历史论题。

 

 

例题1 

(2017年·课标Ⅰ卷·26)         表2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C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答案

【答案】C

【解析】

认定历史事实/历史史实,应坚持多重证据,而孤证不立。简单来讲,应尽可能多地找相似、相同部分。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勾选每句(每半句)主、谓、宾;同时,用笔圈划题干材料中“有效”的关键词、每个选项的词眼,以便于理解题干材料与选项。

第1项:秦王、薛举、我师绩;

第2项:薛举、太宗、不利而旋;

第3项:元帅秦王、刘文静、薛举、绩;

第4项:薛举、元帅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

所以,C项正确。

A项,“皇帝”有误,题干材料“秦王”、“太宗”是2比2,因此不能判断当时李世民已即位称帝。

B项,“刘文静”、“主帅”,题干材料只有第3项、4项提及主帅,且还不是刘文静,所以可以断定刘文静不是唐军主帅。

D项,李世民“患病”,题干材料仅有第4项提及唐军战败的原因,其余3项未有述及,因此属于孤证不立,不能判断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温馨提示:应注意材料的出处,因史料的可信度问题,不论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料,影响认定历史事实/历史史实、历史解释。

 

 

 

 

例题2

(2018年·课标Ⅰ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理解题干材料的主题,提取反映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关键词(历史情节)。

关键词1:“航海冒险”、“智慧和力量”→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人文主义精神

关键词2:“种植园”、“缺少劳动力”(血腥图杀土著——印第安人)、“贩卖黑奴”(“三角贸易”)、“领地”→近代早期西欧的殖民扩张

关键词3:“《圣经》”、“宗教信仰”→(16世纪初期—17世纪中期)宗教改革

【答案】

参考答案

示例:

历史情节:鲁滨逊创办种植园,贩卖黑奴,建立领地

历史现象:近代早期西欧的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自15世纪末期新航路开辟以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相继走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通过殖民争霸、武力掠夺、黑奴贸易、残酷屠杀、欺诈贸易等方式,将亚、非、拉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正是通过“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资产阶级实现了寻求财富的“黄金”梦,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从而促使了欧洲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但是,这场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却对亚、非、拉地区造成深重的灾难,使其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殖民主义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例题3

(2019年·课标Ⅰ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试题分析解读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理解题干材料的主题,提取材料中的观点。

关键词1:“……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关键词2:“尤必……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关键词3:“……偏激的虚无主义……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关键词4:“列诸条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因此,历史观点1:国民应对国史有所了解

历史观点2:国民应对国史充满温情与敬意

历史观点3: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一切诿卸于古人”→国民应正确分析和认识国史

历史观点4:国民正确认知国史有利于国家的进步

以下就历史观点3(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一切诿卸于古人”)予以分析说明:

理解“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学术反思’、‘重写历史’的旗号,否定历史发展进程和历史发展规律,解构历史、曲解历史,蓄意抹黑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理论逻辑上强词夺理,以支流否定主流,以个别否定一般,以细节否定整体,并通过大众传媒向不熟悉历史的群众散布违背真实的历史,以及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

关键词:“否定”、“曲解”、“抹黑”、“违背真实”、“错误”

所以,“历史虚无主义”即不顾实际,盲目地对历史史实进行“虚假”描述(历史叙述),从而歪曲历史事实,并对其进行“否定”评价。

所以,历史观点3: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一切诿卸于古人”→对待历史,不能以当今时代的社会环境与观念去评判过去(历史),而应该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入手,进而辩证地看待过往的历史。→国民应正确分析和认识国史。

选取的历史史实,诸如砖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监察制度、元代行省制的利弊之类。

因此,此题本质上考查唯物史观——能够史论结合、实事求是的论述历史与现实问题。

①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进行评价

运用辩证思维,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进行准确判断。

基本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的、完整的认识对象。

辩证思维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示例:

对唐玄宗的评价,从前期到后期动态分析。

②历史的、客观科学的分析方法

历史的分析方法——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分析和评价。

示例:

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分析;

客观科学的分析——既要全面,又要一分为二。全面就是既要看到功,也要看到过;一分为二看待历史,既要看主流,也要看到不足。

其它还包括: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分析方法;④主观目的与客观作用(结果)相结合的方法;⑤内因外因结合分析法;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示例:

对秦始皇的评价

参考答案

【答案】

示例1:

我赞同这一观点: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待历史,不能以当今时代的社会环境与观念去评判过去(历史),而应该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入手,进而辩证地看待过往的历史。

自隋朝创立科举制以来,以后各朝不断完善科举取士制度。它的实行对于封建社会前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但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情形,对于提高砖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文化素养具有积极意义,也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由于通过分科考试录取授官,这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这同时也带有追求公平公正的意义。但是,其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贻害匪浅,以致士人几乎都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行政作为、为人做派也只是按部就班,因循守旧,唯唯诺诺而已。

总之,封建社会前期科举制对巩固砖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等起到了不可否认的积极影响。但是,也不可选择性地忽略其钳制思想的严重弊病。

示例2:

国民应对中国历史具有温情与敬意。我同意这一观点,但是应辩证看待。

中华文明悠久灿烂,我们的祖先建设了长城、大运河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发明了造纸术等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些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同时,中国历史也存在一些封建糟粕和落后观念,应予以摒弃。

因此,对待中国历史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握主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阅读全文
内目
收藏

通用的占位符缩略图
昵称:txb
姓名:田牛
邮箱:txb_2008@163.com
电话:13854669201
历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在这条长河里遨游,会领略到人类灿烂文明的无限风光。追本溯源,探寻这条长河的源头,会把握人类发展的来龙去脉;观看长河的波澜,你会感叹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豪迈与艰辛;俯瞰长河的蜿蜒曲折,你会感受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没落的沧桑;遥望长河走势,你会为光明战胜黑暗,新生战胜腐朽而欢欣鼓舞。 历史是一个上演过无数威武雄壮话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各类杰出人物淋漓尽致的表演,展现他们的英姿:政治家雄韬伟略,平治天下;思想家真知灼见,彪炳千古;军事家金戈铁马决胜千里;科学家聪明睿智,造福万代;文学家才华横溢,名著遗后;艺术家巧夺天工,明珠璀璨。观看他们的表演,我们无疑会受到沁人心脾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
大作
明日君再来
功能开发中
目录
最新公告

关于本小栈

时间:2021-10-30-作者:txb

本站基于互联网历史教学形式探索研究。欢迎同仁同行参与交流!

扫描下载app

站长手机、微信:13854669201

qq:59774608

田希彬:山东垦利第一中学教师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QQ群:611102357 

微信搜索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