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法币改革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显著发展(1927-1937年)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国家形式上统一;二是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措施。这两个措施分别是币值改革和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这次的币值改革发生于1935年,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含义
1935年币值改革是指南京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实行纸币制的一次币制改革。
二、背景
1.国内货币市场混乱
在国内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主要有银两、银元、铸币以及各式各样的纸币等等。混乱的货币市场严重地影响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易﹐并且不利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金融的稳定。1933年3月﹐国民政府废两改元(废除银两改为银元)﹐实行银本位制﹐虽对货币制度进行了一次改革﹐但整个中国的币制仍非常紊乱。
2.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停止金本位,实行外汇倾销。中国当时是银本位国家,银币无法任意贬值,这样,中国对外汇价大幅上涨。1934年6月,美国国会又通过《白银法案》,大幅度提高银价,在国内外大量收购白银。由于国际银价大大高于中国国内的银价,于是外国在华银行纷纷收购中国白银,装运到纽约、伦敦出售,从中攫取暴利,这样,中国的白银开始大量外流,社会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挤兑、提款、抢购、投机的白银风潮,这种情况进一步导致国内存银锐减,市场银根奇紧,购买力锐减,工商企业纷纷倒闭。为制止巨额白银的外流,南京国民政府于1934年10月下令对银类出口征收高额关税。此举虽然暂时减少了白银出口,但却加剧了白银走私。面对危机,南京国民政府希望在英、美的支持下,实行币制改革,以稳定国家金融。
3.日益严重的财政金融危机和巨额的财政赤字。
4.防备日本扩大对中国侵略的战略。
三、目的
国民政府为谋求稳定币值﹐摆脱财政经济危机﹐稳定国家金融,采纳英国财政专家李滋罗斯的建议﹐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

四、内容
1935年11月3日﹐财政部长孔祥熙宣布实行币制改革,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施行法币公告﹐其主要内容为﹕
1.自1935 年11 月4 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1936 年2 月经蒋介石批准又增加了农民银行)所发行的钞票定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再拥有货币发行权。以后市场上的一切交易均以法币为限,用以防止白银的大量外流。
2.以前经财政部核准发行的银行钞票现在仍可使用,但必须由财政部酌定期限,逐渐以法币换回。
3.设立发行管理委员会,用以法币准备金的保管及其发行收换事宜。
4.宣布实行白银国有政策,规定自11 月4 日起,凡一切公私机关及私人所持有的银本位币、银币生银等银类者,一律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其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
5.以前用银币单位订立的账单契约,于到期之日,概以原定之数额用法币结算收付。
6.为了维持法币对外汇率的稳定,规定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可以无限制的自由买卖外汇。

五、作用
1.积极意义
首先,币制改革完成了中国货币的真正统一,整饬了货币的流通秩序,废除了以“银”为本位制的货币制度,阻止了白银的大量外流,使中国的货币完全摆脱了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法币的发行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使得中国货币向国际货币市场的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
其次,币制改革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统一市场的形成,缓和了当时国内的通货紧缩,并刺激了工农业的发展。
再次,币制改革确定了法币的对外汇率,稳定了汇率,从一定程度上为国内资本参与国际市场的流动提供了便利,有利于中国财政的国际收支平衡,也有益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另外,币制改革,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准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抗战所必要的物质基础。
最后,币制改革的成功也阻止了日本企图用经济侵略中国的阴谋。
2.消极影响
首先,1935 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是在英美帝国主义的操纵下进行的,法币沦为英美货币的附庸,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
其次,通过此次币制改革,国民政府加强了金融垄断,集中了货币的发行权,用不兑现的纸币代替银币,为后来的通货膨胀提供了条件。
再次,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得物价疯涨,人民生活更加贫困。

1.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影响有( )
①稳定了金融市场 ②促进了物价回升,刺激了生产复苏 ③官僚资本借机聚敛财富 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935年,国民政府说明币制改革原因:“我国以银为币,白银价格剧烈变动以来,遂致大受影响,国内通货紧缩之现象,至为显著,因之工商凋敝,百业不兴。”导致此次币制改革的外部原因是( )
A.加强政治上的集权 B.加强经济上的统一 C.世界经济危机冲击 D.为抗战作金融准备
参考答案:1.A 2.C
-
记笔记:

昵称:txb
姓名:田牛
邮箱:txb_2008@163.com
电话:13854669201
关于本小栈
本站基于互联网历史教学形式探索研究。欢迎同仁同行参与交流!
站长手机、微信:13854669201
qq:59774608
田希彬:山东垦利第一中学教师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QQ群:611102357
微信搜索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