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室合户,千丁共籍

文档 “百室合户,千丁共籍

魏晋时期,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出现了“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现象,这指的是众多家庭或成年劳动力共同登记在一个户籍上,形成了庞大的家族集团。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官方的赋税征收体系和人口管理模式534。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当时豪强地主为了自保和逃避国家赋税而荫庇大量人口有关,导致出现了特大型家庭,其中一些家庭结构变得非常复杂,家庭规模有所扩大6。 同时,这也是由于法律规定佃客应加注主人的“家籍”,从而出现了大族地主荫庇下的众多家庭共同拥有一个户籍的情况9。不过,也有史料指出,这种现象并非普遍,而是特殊地区和少数情况,并且多数人家还是按照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存在6。 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身依附关系发展,还体现在屯田户、牧户、金户、盐户、绫罗户、驿户等户籍身份的世代相袭,他们不能和良人通婚,显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不同身份和阶层的划分2。 总的来说,“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现象,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和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以及国家与地方豪强之间在人口控制和赋税征收上的矛盾和互动3

出处:

“百室合户,千丁共籍”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下》,孟子在这里讨论了古代的井田制度。这句话的意思是,众多的家庭共同拥有一口井,众多的成年男子共同登记在一个户籍上。这里的“室”指的是家庭,“丁”指的是成年的劳动力。

孟子通过这句话来说明井田制度的特点:

共同拥有资源:在井田制度下,土地被划分为井字形的九份,中央一份归公共所有,周围八份分配给八户人家。这八户人家共同耕种中央的公田,收获用于公共开支,如祭祀、救济等。

集体劳作:周围的八份土地由各户分别耕种,但各户之间存在着相互协作的关系,共同完成农耕任务。

户籍管理:众多的劳动力(“千丁”)被登记在同一个户籍上,反映了古代的户籍管理制度。

 阅读全文
内目
收藏

通用的占位符缩略图
昵称:txb
姓名:田牛
邮箱:txb_2008@163.com
电话:13854669201
历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在这条长河里遨游,会领略到人类灿烂文明的无限风光。追本溯源,探寻这条长河的源头,会把握人类发展的来龙去脉;观看长河的波澜,你会感叹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豪迈与艰辛;俯瞰长河的蜿蜒曲折,你会感受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没落的沧桑;遥望长河走势,你会为光明战胜黑暗,新生战胜腐朽而欢欣鼓舞。 历史是一个上演过无数威武雄壮话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各类杰出人物淋漓尽致的表演,展现他们的英姿:政治家雄韬伟略,平治天下;思想家真知灼见,彪炳千古;军事家金戈铁马决胜千里;科学家聪明睿智,造福万代;文学家才华横溢,名著遗后;艺术家巧夺天工,明珠璀璨。观看他们的表演,我们无疑会受到沁人心脾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
大作
明日君再来
功能开发中
目录
最新公告

关于本小栈

时间:2021-10-30-作者:txb

本站基于互联网历史教学形式探索研究。欢迎同仁同行参与交流!

扫描下载app

站长手机、微信:13854669201

qq:59774608

田希彬:山东垦利第一中学教师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QQ群:611102357 

微信搜索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