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史载,宋代 “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 ”,即政府设立镇官与税务官对达到一定人口规模的市实施管理,如常熟的梅李、庆安镇就是分别由梅李市、石阂市升级而来。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很常见,如北宋熙宁时期,京东、京西两路新设镇就超过了40个;宋代仅苏、常、湖、秀地区就有20余镇。这反映出宋代( )
A.市镇经济职能显著增强 B.人口增长速度空前提高 C.商品经济呈现活跃局面 D.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C
宋代 “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 ”,大量市镇由市升级而来,且经济发达地区新镇不断涌现,这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易活动频繁,使得一些地方人口聚集、商业繁荣,具备了设镇的条件,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呈现活跃局面,故选C项; “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 ”,强调的是市升级为镇的原因和条件,不能得出市镇经济职能显著增强,排除A项;材料仅提到 “对达到一定人口规模的市实施管理 ”,这并不意味
中唐以来,政府户籍分为坊郭户和乡村户,而对坊郭户单独征税。至五代,作为坊郭户独有税种的屋税出现。宋代坊郭户包含府州军城和县城内的居民,也包括草市、市镇居民,政府将坊郭户分为十等,按户等征税,这说明( )
A.政府的财政负担逐渐加重 B.税收成为加强控制的手段 C.城市经济职能和地位提升 D.城乡经济的差距日益扩大
C
据材料 “坊郭户包含府州军城和县城内的居民,也包括草市、市镇居民,政府将坊郭户分为十等 ”可知宋代坊郭户范围扩大,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即宋代城市经济职能和地位提升,故选C项;政府按户等收税会增加财政收入,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宋代坊郭户范围扩大,这与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增强
宋人也开始将镇和市习惯性地结合在一起,有了镇市之称谓。在宋代存世方志中,多有 “市镇 ”一条,可见宋代 “镇市 ”或 “市镇 ”已成为专用名词,然宋代官方文献中多称镇市而非市镇。从 “市镇 ”到 “镇市 ”的转变反映了北宋时期( )
A.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B.政府对市场管控减弱 C.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D.沿海港口城市较繁荣
C
“镇市 ”侧重 “市 ”,强调经济功能; “市镇 ”侧重 “镇 ”,强调政治功能,从 “市镇 ”到 “镇市 ”的转变反映出北宋时期确定了一些商业性强的镇的合法行政地位,肯定了城市的经济职能,故选C项;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是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 “市镇 ”和 “镇市 ”的出现,强调的是城市中商品交易市场的作用,没有涉及市场管理状况,排除B
明清时代江市地区涌现了一大批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时人赞叹 “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 ”,这表明明清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城市经济职能十分显著 C.商业活动不受政府监管 D.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B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南宋时期,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 “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 ”,可知这些市镇以工商业经济活动为主,体现了城市经济职能增强,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
-
记笔记:

昵称:txb
姓名:田牛
邮箱:txb_2008@163.com
电话:13854669201
关于本小栈
本站基于互联网历史教学形式探索研究。欢迎同仁同行参与交流!
站长手机、微信:13854669201
qq:59774608
田希彬:山东垦利第一中学教师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QQ群:611102357
微信搜索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