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
西汉前期,士农工商大都以追求财富和权欲作为动机;西汉后期,弥谩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逐渐淡化。这一变化缘于
A.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对外经济文化联系加强 D.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
对于地方官员德政书写的方式,东汉时期以“飞蝗过境” “猛虎渡河” “纵囚归狱”等为模式与范本;到了宋代, 多出现“民诵之” “民受其惠, 诵之” 等话语。这一变化说明
A. 经济发展促进观念转变 B. 儒学发展影响官吏评价
C. 官员考核方式更加规范 D. 社会治理模式发生变革

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其思想具有明显的“美汉”倾向。他把本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羽排挤出来,列入“传”中;也不承认王莽政权,故不把他列入“纪”中,而只是列在“传”的末尾。这表明
A.汉族为中心的民族共同体形成 B.大一统思想的强化
C.中央集权下纪传体通史的发展 D.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东晋刘宋易代之际,王氏与谢氏子弟仍为刘宋的显贵;萧梁破灭,王(褒)、庾(信)两族迁到北朝后继续做大官。而褚渊本是东晋旧族,之后成为刘宋政权的顾命大臣,却将刘宋的印玺授予萧梁统治者并进行劝进,“宾客贺者满座”。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A.政权更迭政治动荡 B.传统儒家忠君观念受到了冲击
C.世族势力逐渐壮大 D.门阀成为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
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 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
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 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清中期,朝廷开始为书写“国史”准备材料,要修本朝人物的传记时,清帝下令把曾经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明朝降臣们统统编入《贰臣传》,把史可法等当初誓死抵抗清军的前明官员列为忠臣。这说明当时
A.修史指导思想发生转变 B.传统价值观念根深蒂固
C.人物评价标准出现偏差 D.社会秩序逐渐出现动荡
-
记笔记:

昵称:txb
姓名:田牛
邮箱:txb_2008@163.com
电话:13854669201
关于本小栈
本站基于互联网历史教学形式探索研究。欢迎同仁同行参与交流!
站长手机、微信:13854669201
qq:59774608
田希彬:山东垦利第一中学教师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QQ群:611102357
微信搜索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