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思想与民心向背区别
《礼记》记载: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 ”这说明西周统治者的政治理念相比较于商朝( )
A.不再尊崇上天鬼神 B.重视加强中央集权 C.更加重视民心向背 D.重视儒家思想的作用
【解 析】
据材料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可知,商朝统治重视鬼、神,神权色彩浓厚,借助神权强化统治,周人则 “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也就是尊崇礼法,贵尚施惠,虽然敬奉鬼神但更重视百姓,反映了西周统治者重视民心向背,故选C项;周人 “事鬼敬神 ”而非不再尊崇上天鬼神,排除A项;商周时期还没有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末年,排除D项。
【更新日期】2024-01-26
【解 析 人】王冬梅
【答 案】C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 “接收 ”机构和 “接收 ”官员每到一处,竞相抢夺金条、洋房、汽车等。 “劫收 ”成为国民党失败的 “催化剂 ”。材料观点接近于国民党败退原因研究中的( )
A.“内斗论 ” B.“民心向背论 ” C.“腐败论 ” D.“经济崩溃论 ”
【解 析】
根据材料 “国民政府......抢夺......汽车等 ”可看出国民党无组织无纪律,统治腐败,是国民党败退的原因,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对日伪资产接收过程中的混乱局面,甚至国民党内部为争权夺利出现了内讧,但材料未涉及国民党内部的斗争,排除A项;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接收过程中私吞民脂民膏,甚至威胁民众,人民的生计受到影响,但材料没有体现国民党的混乱接收迅速失去了民心,排除B项;国民党在接收过程中利用货币兑换政策打击民族工业,再加上物价飞涨,经济恢复严重受挫,成为国民政府经济崩溃的重要因素,但材料未体现国民党经济的崩溃,排除D项。
【更新日期】2025-01-20
【解 析 人】卜连景
【答 案】C
美国国务院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 “不是因为援助不够。我们派往现场的观察员报告说,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并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的抵抗力量之所以遭到极大削弱,实际上乃是战争初期我们派驻重庆的观察员所见到的那种腐败现象。 ”作为一种对比, “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 ”据此分析,影响解放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 )
A.军队装备 B.外部支持 C.民心向背 D.腐败问题
【解 析】
据材料 “国民党......腐败现象......中国的人心 ”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一党专制腐败统治导致民不聊生失去民心,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推行土地改革,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坚持和平、民主、团结,赢得各界人士支持,由此可见,影响解放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民心向背,故选C项;国民党获得了美国的支持,其军队装备领先,排除A项;美国扶蒋反共是外因,外因不是决定性原因,排除B项;腐败问题使得民心动摇,因此胜负的关键是民心,排除D项。
C
(2023·山东济南一模·5)金世宗即位后针对汉族人民的反抗,颁行 “在山为寇,下山为民 ”的政策,北方 “义军 ”迅速走向瓦解;明朝隆庆元年,朝廷取消海禁,允许人民下海前往西洋、东洋贸易,沿海 “倭患 ”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上述现象说明( )
A.传统民本思想影响深远 B.国家治理应因地制宜 C.民心向背关乎政权稳定 D.政府政策须适时调整
【解 析】
据材料 “金世宗……颁行 ‘在山为寇,下山为民 ’的政策,北方 ‘义军 ’迅速走向瓦解;明朝……,朝廷取消海禁,……沿海 ‘倭患 ’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可知,随着政府政策的调整,影响政权稳定的因素得以缓解,说明政府政策须适时调整,故选D项;民本思想是以人民为本,材料中的 “倭患 ”不属于本国人民,排除A项;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习俗来治理,材料中没有涉及到不同地区的习俗,排除B项;材料中是针对不稳定因素采取的具体措施, “在山为寇,下山为民 ”的措施并没有体现争取民心,所以民心向背关乎政权稳定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更新日期】2023-03-30
【解 析 人】王雪花
【答 案】D
一、概念定义
民心向背
指民众对政权或统治者的支持或反对态度,属于政治现象描述。强调民意对政权合法性的动态影响,如《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实践检验标准。
民本思想
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理论,主张**"以民为治国根本"**。儒家经典如《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形成系统的治国伦理体系。
二、本质区别
维度 | 民心向背 | 民本思想 |
---|---|---|
性质 | 客观政治生态的晴雨表 | 主观价值导向的治理原则 |
指向 | 结果性判断(支持/反对) | 过程性指导(如何施政) |
时间性 | 动态变量(随政策效果波动) | 静态理论(恒常价值标准) |
主体 | 民众自发态度表达 | 统治者主动选择的执政理念 |
三、历史实践印证
秦始皇治术:重法轻民导致"天下苦秦久矣",印证背离民本思想终致民心向背。
贞观之治: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执政逻辑,展现民本思想对维系民心的作用。
四、现代转化
在当代治理中,民本思想发展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而民心向背通过民意调查、网络舆情等量化手段实现监测,二者共同构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评价维度。
结语
民本思想是统治者争取民心的理论工具,民心向背则是该工具运用成效的客观反馈。二者构成中国古代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完整逻辑闭环,对现代民主政治建设仍具借鉴意义。
-
记笔记:

昵称:txb
姓名:田牛
邮箱:txb_2008@163.com
电话:13854669201
关于本小栈
本站基于互联网历史教学形式探索研究。欢迎同仁同行参与交流!
站长手机、微信:13854669201
qq:59774608
田希彬:山东垦利第一中学教师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QQ群:611102357
微信搜索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