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材料观点的理解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春秋战国铸就成型的政治经济模式和思想文化格局,决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方向,故可视为中国历史长线上的一个扣结:三代文明,吕盛于斯;秦后政治,发端于此。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出现社会转型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观点的理解。(8分)
【答案】
(1)春秋战国出现社会转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
济的发展,为社会转型提供了物质基础。
其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得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分化。
再者,井田制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土地分配制度,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变革。
最后,各国变法运动的开展,如商鞅变法等,通过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贵族势力,为封建社会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
(2)材料二中的观点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模式和思想文化格局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理解这一观点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转型期,其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的封建土地私有制以及思想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框架。这些制度和思想不仅在当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且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和文化传承。
因此,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长线上的一个关键扣结,它决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并对后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解】(1)本题是概括分析类材料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得,其转型的原因可以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春秋战国出现社会转型的原因,包括
经济、政治、土地制度以及变法运动等方面。例如,经济层面: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导致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为社会转型提供了物质基础。政治层面:分封制的瓦解和郡县制的逐步建立,使得中央集权逐渐取代了地方分权,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管理能力。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分化。军事层面: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各国为了争霸,纷纷进行军事改革,加强军队建设,这也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思想文化层面: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思想学派的兴起和发展,为社会转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持。
(2)本题是概括分析类材料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模式和思想文化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理解如下:政治模式: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争霸和变法运动,如商鞅变法等,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为秦统一六国后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基础。经济模式: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及井田制的瓦解,形成了新的经济模式,这些变化为后来的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思想文化格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兴起,为中国历史上的思想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影响了后世的政治理念和文化传统。历史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些变化,不仅在当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且为后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模式和借鉴,因此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长线上的一个关键扣结,它决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记笔记:

昵称:txb
姓名:田牛
邮箱:txb_2008@163.com
电话:13854669201
关于本小栈
本站基于互联网历史教学形式探索研究。欢迎同仁同行参与交流!
站长手机、微信:13854669201
qq:59774608
田希彬:山东垦利第一中学教师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QQ群:611102357
微信搜索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