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思想与关注民生问题

文档 民本思想与关注民生问题

以下是宁波天一阁藏《天圣令》中有关唐令的部分内容。它说明唐代(  )

①按资征税 ②令的规定比较细致 ③重视民生 ④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        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宁波天一阁藏《天圣令》中有关唐令的内容并不是按资征税,而是以租庸调制为基础,结合户等制和均田制来征收赋税和徭役,故①错误;根据材料田令卷第二十一,虽然只是《天圣令》中有关唐令的部分内容,但可以看出规定比较细致,如 “有孤老残疾及女户无男丁者不在此限 ” “不得将田宅拾施及卖易与寺庙 ” “诸田为水侵射,不依旧流,新出之地,先给被侵人家 ”都能体现出令的规定比较细致。结合所学可知,《天圣令》作为一部重要法律文献,其规定非常细致,涵盖了唐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体现了唐代法律制度的完备性和系统性,故②正确;根据材料 “有孤老残疾及女户无男丁者不在此限 ” “不得将田宅拾施及卖易与寺庙 ” “诸田为水侵射,不依旧流,新出之地,先给被侵人家 ”可知《天圣令》对社会公平和弱势群体的保护,展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防止土地过度集中,保障农民的利益,体现了唐代政府对民生的重视,故③正确;根据材料 “不得将田宅拾施及卖易与寺庙 ”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防止土地兼并和贫富差距过大,唐代法律对土地买卖有严格的限制,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更新日期】2025-02-19

【解  析  人】卜连景

【答        案】C

先秦时期鸠仗是长者地位的象征。到汉朝,老人更以拥有皇帝所赐鸠杖为荣。《后汉书·礼仪志》记载: “王仗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 ”。持杖者待遇相当于俸禄六百石官员,可自由出入官府,免于缴纳赋税。这反映出汉朝(  )

四川成都出土汉画像石中的持鸠杖老者

A.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社会治理关注民生 C.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D.开始形成尊老风气
 

【题        源】2024—2025学年度重庆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合检测(康德卷)历史试题(15+3)【选择性必修三册】

【知   识 点】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汉朝);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先秦)

【编        号】436174

【解        析】

汉朝给予持有鸠杖的老人诸多优待,如待遇相当于俸禄六百石官员、可自由出入官府、免于缴纳赋税等,这体现了社会治理中对民生的关注,特别是对老年人这一群体的关怀,故选B项;休养生息政策主要是指轻徭薄赋、鼓励农业生产等,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对老人的优待,与休养生息政策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要突出的是对老人的具体优待政策,而非强调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先秦时期鸠仗已是长者地位的象征,说明尊老风气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并非汉朝开始形成,排除D项。

民本思想对近代以来民主思想的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重要的借鉴价值。(12分)

材料一

秦汉以后,历代政治家,思想家都主张帝王将 “民惟邦本作为治国之要 ”,汉代民本思想在继承和总结以往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新的思想体系,其显著特征就是关注民生,并将民作为评价政绩的标准。唐初的魏征和李世民明确地提出了君舟民水说,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节力役;息边争;不违农时;大办农业,使耕者有田,兴修水利,劝课农桑;赈灾百姓;慎刑罚。明清时期的民本思想家,既不像先秦那样强调民在邦国中的地位,亦不像汉唐以后强调人民载舟覆舟的历史作用,他们所强调的是人民作为人的权利,尤其批判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制度是违背人性、压抑民权的制度。

——摘自赵树森《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化》

材料二

所谓民本思想,就是重视、承认民众在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进步性。回首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史,大凡民本思想独树一帜的时候,就会出现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大凡民本思想偃旗息鼓的时候,便是政治黑暗、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如火如荼的时候。民本思想不但没有撼动专制政治,反而加固了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君主要实现对全民的统治,就必须建立严密的等级制。君本民末是实实在在的,民贵君贱则是虚无缥缈的。

——摘编自徐靖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启示》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以后民本思想发展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解        析】

(1)据材料一“ ‘民惟邦本作为治国之要 ’”可知,历代统治者对民本思想的重视与推崇,是秦汉以后民本思想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统治者认识到民本对于巩固统治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据材料一 “唐初的魏征和李世民明确地提出了君舟民水说,并采取一系列措施 ”可知,唐初统治者采取的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及实践,为民本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实践支撑,促使民本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据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民本思想家……违背人性、压抑民权的制度 ”可知,明清时期思想家对民本思想的新思考和批判精神,推动了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内涵不断拓展和深化;结合所学,秦汉以后,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统治者关注民生、推行民本政策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其民本观念的传承和发展也对秦汉以后民本思想的演进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此外,历代王朝兴衰更替的经验教训,使统治者和思想家不断反思,认识到民众力量的重要性,进而推动了民本思想的持续发展。
(2)据材料二“ ‘民惟邦本作为治国之要 ’,汉代民本思想在继承和总结以往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新的思想体系 ”可知,古代民本思想强调民为邦本,关注民生,将其作为治国的重要理念和评价政绩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据材料二 “明清时期的民本思想家……违背人性、压抑民权的制度 ”可知,民本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思想家们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以及对人民权利的关注,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反映了对封建专制的反思和对民众地位的重视;据材料二 “回首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史大凡民本思想独树一帜的时候……百姓生活如火如荼的时候 ”可知,民本思想的兴衰与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其积极践行时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说明民本思想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然而,据材料二 “君主要实现对全民的统治,就必须建立严密的等级制。君本民末是实实在在的,民贵君轻则是虚无缥缈的 ”可知,民本思想本质上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君本民末才是实质,民贵君轻只是表象,它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专制制度,也无法真正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

【更新日期】2025-01-23

【解  析  人】钟离

【答        案】

(12分)
(1)原因:先秦民本思想的影响;统治者基于现实统治的需要;汲取前代王朝灭亡的教训;政治家、思想家的推动。(6分,任意3点)
(2)评价
进步性: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从道德上约束君主专制;成为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4分,任意2点)
局限性:民本思想为专制统治服务,君本民

表1汉初采取的部分措施列举表,这些措施(  )

A.体现了道教的无为思想 B.有利于提升国家认同感 C.减轻徭役促进经济恢复 D.关注民生缓和阶级矛盾

解        析】

据材料可知,汉初大赦天下,赐予军队中的士兵、无罪的人爵位予以优待,减轻百姓田租赋税负担,这些措施使得民众能够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生活和发展,有助于增强民众对国家的感激和认同感,故选B项;汉初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是受到道家无为、黄老之学影响,而非道教的无为思想,排除A项;据材料 “赐爵为大夫 ” “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 “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可知材料涉及政治上的选官、经济上的田租赋税,未提及徭役,排除C项;材料除了提及减轻租税等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领域即民生领域,还涉及赐予大夫爵位的政治领域,且汉初休养生息主要是为了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稳定统治秩序,并最终实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排除D项。

【更新日期】2025-01-13

【解  析  人】李刚

【答        案】B

魏晋南北朝时期水旱灾害频发,夹杂其他异变现象频仍,于是书写灾异成了诗人笔下从未停歇的话题。他们在诗中表达自己对土地、庄稼、农夫、流民的忧愁,表达对晴天、祥雨的渴望,对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的向往。这些诗作(  )
A.实现了文学体裁的突破创新 B.促使统治阶层更关注民生 C.体现了文人的家国责任意识 D.具有较强的社会教化功能

【解        析】

据材料信息 “水旱灾害频发……书写灾异成了诗人笔下从未停歇的话题 ”、 “他们在诗中表达自己对……的忧愁,表达对……的向往 ”可知这些诗作反映诗人关心灾害之下的民众生活状况,诗人往往受到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体现文人关注民生、家国的社会责任感,故选C项;材料强调诗人创作的诗作内容,文学体裁的突破创新强调出现新的诗歌形式,例如《诗经》中的四言诗,唐诗中的绝句与律诗,两者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诗人关心民众生活,诗作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推动统治阶层对民生的关注,但 “更关注 ”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强调诗人关心民众生活,诗作的社会教化功能强调利用诗作向民众宣扬儒家思想,使民众遵守社会规范,稳定社会秩序,两者主旨不符,排除D项。

【更新日期】2024-10-30

【解  析  人】齐洺佳

【答        案】C

17.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根据地创立北海银行,发行北海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货币较量的斗士——北海币

抗战初期,山东各地币种林立,混乱繁杂。日军建立了遍布山东的金融控制网络,将大量伪币和法币投放到根据地实施破坏。中共意识到要进行地方建设、安定市面,需要有自己的银行。1938年12月,北海银行在掖县正式开业,发行北海币为抗

根据地通用货币,与法币等值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此时,北海币作为法币的辅币形式出现,年发行额很少。

1941年,日军在根据地大肆推行伪币,以达到掠夺资源、以战养战的目的。7月,中共决定在巩固法币、禁用伪钞的同时,加大力度推行北海币的使用。

1942年初,美英等国加强对日本的经济制裁,日军没法用法币兑换外汇,便大力排挤法币,国民政府又滥发纸币,导致根据地法币币值狂跌,物价飙升。5月,中共发布指示,将北海币作为根据地本位币,排挤法币,阻止法币内流及物资低价外流。

1943年7月,正式停止法币流通。为获得民众支持,中共提出“物资本位制”理论,以根据地自产的重要物资作为储备,“每发行一元北海币,即准备五角至六角之粮食、棉花等实物……群众持北海币可随时兑换实物”,工商局随时吞吐物资、调节货币流通数量,以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同时,开展低利农贷、投资工商等多项金融业务,助力根据地工农业发展。

1944年开始,统一山东各区北海币,并通过货币斗争夺取敌占区的重要物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地位日益巩固。

1948年,北海银行与其他银行合并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北海币完成其历史使命,由人民币取代。

——摘编自王士花《北海银行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政策》

(1)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根据地实施的货币政策体现出哪些特点?(8分)

(2)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根据地实施的货币政策有何历史作用?(6分)

 

【答案】(14分)
(1)特点:谋求经济自主;以民生为本;理论与实践创新;经济手段与政治手段并行;灵活务实、随抗日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等。(8分)
(2)历史作用:逐步摆脱法币和日伪币的影响,有利于掌控根据地的经济命脉;保持币值和物价稳定,赢得民心;抵制日伪对根据地的侵略,支援根据地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既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局,又壮大了自身力量(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为新中国金融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积累经验。(6分)
【解析】
(1)据材料“中共意识到要进行地方建设、安定市面,需要有自己的银行”,可得谋求经济自主;据材料“将北海币作为根据地本位币,排挤法币,阻止法币内流及物资低价外流”,可得以民生为本;据材料“中共提出‘物资本位制’理论”、“工商局随时吞吐物资、调节货币流通数量,以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可得理论与实践创新;据材料“5月,中共发布指示,将北海币作为根据地本位币,排挤法币”、“1943年7月,正式停止法币流通”,可得经济手段与政治手段并行;据材料“1944年开始,统一山东各区北海币,并通过货币斗争夺取敌占区的重要物资”,可得灵活务实、随抗日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
(2)据材料“抗战初期,山东各地币种林立,混乱繁杂”、“1941年,日军在根据地大肆推行伪币,以达到掠夺资源、以战养战的目的”、“1944年开始……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地位日益巩固”、“1948年,北海银行与其他银行合并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由人民币取代”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逐步摆脱法币和日伪币的影响、保持币值和物价稳定、抵制日伪对根据地的侵略,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局以及为新中国金融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积累经验等方面思考和组织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全文
内目
收藏

通用的占位符缩略图
昵称:txb
姓名:田牛
邮箱:txb_2008@163.com
电话:13854669201
历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在这条长河里遨游,会领略到人类灿烂文明的无限风光。追本溯源,探寻这条长河的源头,会把握人类发展的来龙去脉;观看长河的波澜,你会感叹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豪迈与艰辛;俯瞰长河的蜿蜒曲折,你会感受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没落的沧桑;遥望长河走势,你会为光明战胜黑暗,新生战胜腐朽而欢欣鼓舞。 历史是一个上演过无数威武雄壮话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各类杰出人物淋漓尽致的表演,展现他们的英姿:政治家雄韬伟略,平治天下;思想家真知灼见,彪炳千古;军事家金戈铁马决胜千里;科学家聪明睿智,造福万代;文学家才华横溢,名著遗后;艺术家巧夺天工,明珠璀璨。观看他们的表演,我们无疑会受到沁人心脾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
大作
明日君再来
功能开发中
目录
最新公告

关于本小栈

时间:2021-10-30-作者:txb

本站基于互联网历史教学形式探索研究。欢迎同仁同行参与交流!

扫描下载app

站长手机、微信:13854669201

qq:59774608

田希彬:山东垦利第一中学教师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QQ群:611102357 

微信搜索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