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类材料题做题技巧
(二)原因类:
注意1:要用历史大事件和具体史实支撑;
注意2:一般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大方面分析;还有内因和外因(尤其是近现代)
注意3:“由于.....”后面的中心词是原因
注意4: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内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思路五:主观、客观。
原因类一般模板:
(1)政治:制度+政策+政局(稳定、战乱)+国际环境+阶级+民族(交流与融合)+外交(交
流)+军事+维护统治的需要+国力
(2)经济:生产力:工具(近现代以来,科技)
生产关系:①分配方式; ②经营方式; ③所有制结构;
经济布局:如经济重心的南移
(3)思想文化:①观念(如天朝上国观念、华夷观念、宗法观念、重义轻利观念);
②习俗; ③科技;
④教育(孔子、太学、科举、西学、新式教育、留学、人民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全面发展);
⑤理论
注:科技:二战后期至今,要强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90年代以来的新科技革命
(4)地理因素:如英国、美国两国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孤立,容易创新、另辟蹊径
(5)历史原因:如西方重视法律的传统; 如:之前改革的失败,为其提供了经验
(6)A取代B的原因:B自身的局限性(如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
自身的局限性
(7)借鉴外国经验;
(8)交通发展促进贸易发展
(9)个人因素:个人的才能、威望、学识、努力、精神、德才兼备、廉洁公正、家学渊源(家学、家风)、扎实的专业知识、求学经历、重视人才和科技、有识之士的推动、临危受命,不辱使命、家境贫寒,不易威胁皇权
注意:个人因素+时代背景
(10)做题积累:①教育、科技、医疗等的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推动
②传统中医药具有科学价值
③城乡发展不平衡
④医疗发展的原因:战争的需要
(11)...的需要:如加强国防的需要; 维护统治的需要; 控制疟疾疫情的需要
(12)原因类阶段特征明显的题,模板:
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的原因:
(1)政治: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民主政治运动的推动; 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经济:①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②不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3)思想:①好的:<1>西学的传入; <2>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3>新式教育的发展
②不好:<1>西学在中国传播水平低; <2>传统儒学根深蒂固
<3>民智未开
(13)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宣扬国威;
(14)战争频繁,人民渴望和平统一(如:海峡两岸;秦统一六国)
(15)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6)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性大,疫情难以控制
(17)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新兴独立国家的发展
(18)中国古代地方自治的原因:①宗族关系的影响; ②两宋冗官冗员冗费;
③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④儒家思想的强化和宗法观念的影响
清末地方自治的原因:①近代我国内忧外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清末新政的推动;
③清末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冲击;
④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自治的原因:
①改革开放以来,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民众参政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②我国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自治的意义:
①推动基层治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
②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为此后的基层社会治理做出了示范
③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9)以小农经济为原因:
①基层自治; ②宗法血缘关系;
③古代医疗、防疫:小农经济发展,保存劳动力的需要;
④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 ⑤地方割据势力(...的封闭性);
⑥近代外国商品在中国的滞销;
⑦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不利于技术的更新和推广;
⑧消费观念:崇尚节俭; ⑨形成以自身利益为重的社会氛围;⑩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
⑪使科技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难以实现根本性突破;
⑫赋税制度的演变; ⑬民国初年新旧历并存;
⑭小农经济的脆弱性,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⑮嫡长子继承制和王位世袭制长期存在;
⑯闭关锁国政策
20. <1>中国古代崇尚节俭的原因:
①政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
②经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消费能力低;
③思想:儒家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2>两宋以来,尤其明清,鼓励消费的原因: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
②农业、手工业的推动;
③儒家重义轻利观念受到冲击;
④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影响
<3>我国古代鼓励消费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顺应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要;但未成为当时的主流消费思想,对社会经济影响不大。
-
记笔记:

昵称:txb
姓名:田牛
邮箱:txb_2008@163.com
电话:13854669201
关于本小栈
本站基于互联网历史教学形式探索研究。欢迎同仁同行参与交流!
站长手机、微信:13854669201
qq:59774608
田希彬:山东垦利第一中学教师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QQ群:611102357
微信搜索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