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核心素养专项训练

文档 唯物史观核心素养专项训练

一、唯物史观素养的概念与能力水平划分

水平

素养要求

水平一能够知道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知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知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能够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水平二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发展变化,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史论结合、实事求是的论述历史与现实问题。

二、唯物史观基本观点解析

<一>基本概念

唯物史观,通常指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

<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1. 哲学层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
  2. 社会结构层面:(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矛盾运动规律)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三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两对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基本矛盾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是指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能力,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其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

②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他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

③历史上统治者调整统治的核心是调整生产关系。从内容上看,调整生产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A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主要是改革土地政策。

B调整产品分配形式,即改革赋税制度。

C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整顿吏治,调整对人民的统治,加强军队建设等。

④生产关系包括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一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⑤生产关系变革的两条途径改革和革命。

⑥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即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活方式的社会形式。

⑦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所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品商品化的加速,(二) 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  )

A.生产力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关系的变革  D.金融资本的演变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①经济基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一时期的经济基础。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

②上层建筑: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由建立在该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部分构成。观念上层建筑主要是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等;政治上层建筑主要是指法律制度和设施,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③二者关系: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训练题

1.唯物史观认为:“一定时期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下列对应关系符合这一观点结论的是(  )

A.宗法制度——等级制度       B.中央集权——重农抑商政策

C.铁器牛耕——封建经济       D.自然经济——中央集权制度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这表明 (  )

A.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B.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C.欧洲社会主义革命彻底失败     D.资本主义得到欧洲各国普遍认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借鉴了资本主义的一些做法;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则借鉴了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这反映出 (  )

A.美苏建立了政治经济交流机制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C.世界经经济呈现趋同发展的趋势   D.资本与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缓和

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都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19世纪中叶,受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民主思想的传播影响而产生的文学或艺术流派是   (  )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代主义文学 C. 欧普艺术 D.印象主义绘画

材料: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它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这个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势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
提炼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观点,并运用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阐述其观点。
要求:正确提取观点,观点全面明确;合理引用正确史实,进行全面论证,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观点: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对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及精神生活的过程起决定和制约作用;上层建筑各个因素政治、哲学、法律、宗教、文学、艺术等对历史起进程又有积极影响。(4分)

用世界近现代史具体史实论证:如工业革命对资产的民主政治的推动作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思想近代科学的发展等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8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分析方法

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所以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内部的联系及其本质规律,求就是研究。如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分析。百家争鸣原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训练题

下图是1971年1月26日,人民日报第五版的截图。该版的标题有《美国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空气污染居民遭灾,污水四溢河流有毒》《吸毒之风甚盛行》等。这表明 (  )

A.美国政府对社会问题的漠视  B.新闻报道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C.社会问题是工业发展的产物  D.我国重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这一论述(  )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正式确立    B.表明民主革命的任务已基本完成

C.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    D.旨在说明社会主义革命的紧迫性

一定时期的文化(文学艺术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一定时期的文化(文学艺术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训练题

历史学家在分析西方思想史实指出,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的深刻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这一论述体现的史观是  (  )                   

A.革命史观   B.唯物史观    C.整体史观      D.文明史观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的描述事物了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1)材料叙述的“这种历史观”指的是什么史观?据材料一概括其主要观点。

(2)以我国先秦时期相关的社会变革论述这一观点。

唯物史观( 唯物历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主要观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逐渐普遍使用,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有条件在井田之外开垦新的田地,导致私田出现,井田制瓦解,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基础的变革,加速了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周王室失去了制约各诸侯国的手段和能力,礼崩乐坏,与奴隶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瓦解。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改革、变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最终在战国时期建立了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建立起适应封建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进行评价:

运用辩证思维,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进行准确判断。基本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的、完整的认识对象。辩证思维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比如,对唐玄宗的评价,从前期到后期动态分析!

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进行评价:

唐玄宗前期重用贤臣,任用贤相,励精图治,重视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所以说,唐玄宗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

 (1)唐玄宗统治前期,重视地方官的选拔,曾亲自考核县令,把不称职的人斥退。任用有才干,能负责,敢进谏的姚崇、宋璟做宰相,因此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改革军事制度,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4)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政事,还重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政治十分腐败,以致酿成安史之乱。持续8年的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使唐朝由盛转衰,从此唐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5)唐玄宗为唐的高度繁荣起过重大作用,但他晚年也给唐朝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他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重要历史人物.

历史的、客观科学的分析方法

历史的分析方法就是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分析和评价,在当时起的作用,如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分析;客观科学的分析是指既要全面,又要一分为二,全面就是既要看到功也要看到过,一分为二看待历史,就要看主流也要看到不足,如对秦始皇的评价。

一积极: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消极:“重农抑商”政策也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土地而更加腐败。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

功:

1.秦始皇采用“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灭六国,拓展疆域,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战乱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有力地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开创了幅员辽阔的秦帝国,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推动了中国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2.统一后,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和发展。(1)政治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中央设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称为“三公”,“三公”下设九卿。在地方废分封,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每一个郡有守、尉和监各一,郡下设县。主要官吏均由皇帝直接任免,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2)经济上: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又称秦半两钱;同时,统一了度、量、衡。为发展全国陆路交通,实行“车同轨”,修建驰道和直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3)在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过:

1.征敛无度,赋税奇重。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与工程建设,满足穷奢极欲之生活,秦始皇不惜对民众课以重税,全国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严重状况,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

2.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民情,连年大兴土木、四处征战,为了自己之奢欲,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宫、修骊山墓,所耗民夫竟多达70万人以上。据估计,当时服兵役之人数远超200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如此重税苦役,实非百姓所能忍受。

3.严刑峻法,民怨鼎沸。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法令十分严苛,一人死罪诛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百姓动辄被罚充苦役或惨遭酷刑。

4.箝制思想,焚书坑儒。为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在思想上实行了严厉的政策——“焚书坑儒”。“焚书”是指除秦朝中央收藏的书籍、秦国史书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外全部焚烧,对违抗命令的人一律处死。全国百姓和士人敢有私藏经书和诸子百家典籍者被处以灭族的酷刑。后又坑杀非议朝政的儒生四百余人。“焚书坑儒”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但这种文化专制主义,毁灭了大批文化典籍,极大地摧残了中国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是秦朝暴政的集中体现。

总体评价:秦始皇在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树立起一块新的里程碑,其非凡的功绩在中国帝王中也只有极少数人能与之相比,无愧为后人所说的“千古一帝”。但是,秦始皇又是一位暴君,他横征暴敛,农民不仅上交收获物的三分之二,还要负担沉重的徭役,被征去修筑阿房宫、陵墓、长城的达200多万人。秦始皇的暴政,最终导致二世而亡,其中的历史教训足以警世后人,引以为鉴。总的来说,秦始皇功大于过。

主观目的与客观作用相结合的方法:

动机(主观愿望)与效果(客观成效)统一的方法。好的动机:只要顺利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客观实际的,一般说来应该有好的结果。反之,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一般不会有好的结果。如王莽改制的评价。

王莽称帝及其改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特殊产物,是西汉末年以来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矛盾的反映。王莽施行的各种政治、经济措施,虽然目的是要解决社会危机,维护其统治,但这些严重脱离实际的措施,既触动了豪强地主、富商大贾乃至一部分官僚的既得利益,也给广大下层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干扰,进一步激化了西汉后期以来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使他成为社会各个集团、各个阶层反抗的主要对象,成为众矢之的。

王莽新政的失败,是西汉没有前车之鉴、发展失败的延续。在当时,它需要官僚体系治理国家,但是无法制止官僚作为利益集团,疯狂掠夺国家的财富;国家放开土地,鼓励竞争,就会引发土地兼并,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如果将土地收为国有,平均社会财富,又会违背人类竞争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天性。这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中华帝国的悖论,此后2千多年里,任何王朝,都没有逃脱西汉帝国谱写的命运。

王莽改制的失败,固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他性情狂躁、轻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实际,刚愎自用、所用非人,这些性格特征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领导班子,因此改革注定要失败。

内因外因结合分析法:

在客观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在于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内外因结合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主要包括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同音异果、同过异因、互为因果等五种类型。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根据事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不能一概而论。

【提示】中学重要历史观

革命史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前进的直接动力

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它既是毛泽东对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化或中国化的一种理论表达形式。

下表信息表明五四运动前夕,中国   (  )

时间内容
1894年中国产业工人10万人
1871~1911有记载的罢工斗争105次
1912~1919罢工斗争达130多次

 

至1919年

中国产业工人约200万人
中国还有100万左右手工业工人和店员工人

A工人阶级政治责任程度有所提高

B具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C阶级矛盾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逐步进行了新型民主政治的尝试

《世界史纲》指出:“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该论述(  )

A.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B.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C.分析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  D.肯定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他们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一论述旨在说明(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

★ 主要观点 

1、现代化史观认为,

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现代代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

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

 2、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 

③、文化现代化主是要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此外,还包括: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 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进程是的两个主要内容,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3、对现代化模式问题的认识: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

内源型现代化模式

,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

外源型现代化模式

,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

市场经济模式

,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

计划经济模式

,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可分为资

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后应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双重任务。 

(一)、近代化的含义及其内容。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现代化的基本进程: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

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从社会制度来说,有多种模式,主要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 
按中国多数学者的观点,把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起动的新型现代化。 

(二)、在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要防止几种偏差 

1、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因为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的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纠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还有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 

2、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3、现代化与近代化的关系。一般来说,近代化就是现代化,二者只是在时间上的差别而已。 (三)、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近代化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争取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 第一阶段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840—1860年)

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西方世界 

(A)、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少数先进国家已经确立。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起来,与此同时,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B)、经济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时期过渡,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C)、思想方面: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自由主义产生,取代重商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 

(D)、世界一体化进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一体化进程加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 
本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征的侵略 的加剧,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B、西方的冲击。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渗透侵略。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开端。 

C、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个阶段:中国在经济、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变化与回应  

(A)、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②、地主阶级发起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B)、思想:固步自封→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①、鸦片战争之前:传统的儒家学说主导着人们的思想 

②、鸦片战争之后:开眼看世界与新思潮的萌芽 

③、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中国近代第一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洪仁玕《资政新篇》   

⑤、早期维新思想:具有资本主义要求的政治、经济、文化主张 

(C)、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半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半殖民地──中国主权的逐步丧失。 
 ②、社会矛盾: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并存,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家的主要矛盾,因此,革命任务随之发生了转变。 
③、阶级关系变化:产生了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D)、政治:近代化过程中各阶级的回应 
①、地主阶级权力的变动:辛酉政变  

②、地主阶级的回应:洋务运动    

③、农民阶级的回应:太平天国 

④、资产阶级的回应:资产阶级的产生,早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主张。    

⑤、无产阶级的产生:为以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新的领导阶级。 

☆ 第二阶段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 
A、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B、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C、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 第三阶段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A、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
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人绝境。 

B、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
实行保甲制度和特务统治;制定"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C、现代化的新发展: 
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 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 

☆ 第四阶段腾飞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现代化任务的主角是无产阶级。 

A、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来不断对宪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等。 

B、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
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思想上:1957年整风运动提出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 

D、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1、求生存,为独立:中国人民历经国民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长期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为真正意义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2、谋发展,图富强: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拉开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第一阶段:1949-1965年,重点发展工业化; 

第二阶段:1966-1976年,特点是文化大革命及其破坏; 第三阶段:1978-现在,特点是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 

历史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程主要是围绕推进中国现代化而进行的。在革命战争时代搞武装斗争乃是为了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建国后的建设则是利用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有利条件发展生产力,向现代化目标迅速前进,而改革则是为了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⑦、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 ”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 “冲击—反应 ”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答        案】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答案一:若赞成“冲击_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

答案二: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当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

答案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

【示例】

该观点有一定合理性,但忽视了中国社会内部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

从题目所给的材料来看,在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形成洋务派,并掀起了—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再次形成冲击,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希望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挽救民族危亡;

1900年的儿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引起国内革命浪潮高涨,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推动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前期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主要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前提下被动学习。因此冲击—反应模式有其合理性。

但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也并非仅靠外部冲击来实现,中国社会内部也蕴含着诸多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

从经济上来看,资本主义萌芽在近代之前已经产生并壮大发展;

政治上,反封建民主思想在明清之际也已经出现。

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脱明中国社会内部已经孕育着变革的力量并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3)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

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一、“全球史观”的内涵: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全球史观认为,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世界变成一个密切联系的“地球村”,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整体化进程加快。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多层次地发展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相互感应、相互制约的整体,整个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考验。 

二、“全球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㈠ 树立一种全球意识。面对共同的全球性问题,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是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何以可能和必要的根据。 

㈡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同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并无高下、优劣之分,都有平等的权利和平等的地位参加文明间的对话。。

㈢要有各方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友好气氛。 

㈣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应做到“求同存异”,努力去寻求彼此间的共同点,把分歧暂时搁置,耐心地通过对话去缩小和解决分歧,即使一时不能达成一致,也应有善于等待和相互容忍的精神,不使矛盾激化而导致冲突。   

全国文综试题(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三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上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请回答: 

⑴读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

⑵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⑶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 

⑷对于冷战结束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解析】:第⑴小题关键在于审题,抓住“变化”和“趋势”两词,并注意运用课本知识解释材料中的问题。第⑵小题关键在于把握评价人物的标准,即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并注重材料和课本的结合。第⑶小题关键在于审请题意,并且还要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⑷小题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将课本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参考答案:

⑴范围不断扩大,摆脱相对孤立,联系不断加强。

⑵哥伦布航行到美国,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⑶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英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

⑷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必由之路;但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居于有利位置,使南北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  
 

(4)文明史观:

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 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5)社会史观

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阅读全文
内目
收藏

通用的占位符缩略图
昵称:txb
姓名:田牛
邮箱:txb_2008@163.com
电话:13854669201
历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在这条长河里遨游,会领略到人类灿烂文明的无限风光。追本溯源,探寻这条长河的源头,会把握人类发展的来龙去脉;观看长河的波澜,你会感叹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豪迈与艰辛;俯瞰长河的蜿蜒曲折,你会感受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没落的沧桑;遥望长河走势,你会为光明战胜黑暗,新生战胜腐朽而欢欣鼓舞。 历史是一个上演过无数威武雄壮话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各类杰出人物淋漓尽致的表演,展现他们的英姿:政治家雄韬伟略,平治天下;思想家真知灼见,彪炳千古;军事家金戈铁马决胜千里;科学家聪明睿智,造福万代;文学家才华横溢,名著遗后;艺术家巧夺天工,明珠璀璨。观看他们的表演,我们无疑会受到沁人心脾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
大作
明日君再来
功能开发中
目录
最新公告

关于本小栈

时间:2021-10-30-作者:txb

本站基于互联网历史教学形式探索研究。欢迎同仁同行参与交流!

扫描下载app

站长手机、微信:13854669201

qq:59774608

田希彬:山东垦利第一中学教师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QQ群:611102357 

微信搜索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