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教材】

文档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教材】

2018年8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5、36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为人们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与授时服务。这是新科技革命的一个缩影。图为第35、3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时的场景。

新科技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风起云涌,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技术等方面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这些尖端科技领域已取得巨大成就。尖端技术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1946年,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它的出现,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学习聚焦
新科技革命的一系列成果,加快了人类社会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网络在冷战的背景下诞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把几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起军用网络,但尚不具备社会推广性。后来,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互联网,并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业化,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公共网络,目前已遍布全球。此后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阔步发展,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城,并走向家庭。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一个分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意识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是人类智慧的“容器”。自从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人工智能已涵盖机器人制造、语言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大量内容。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代表,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大量应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以及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鼓励各个领域的智能化创新,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有的国家出现了“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厂”。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思考点
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人脑

 


 

自从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航天技术迅猛发展。许多国家利用航天技术服务于军事部门与国民经济,苏联、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百余种运载火箭,先后发射成功几千个航天器,并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创举,在太空中建立了细密的地球测控网。作为新兴的尖端科技,航天技术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海洋技术在新科技革命中处于重要位置。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

 

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人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步人正轨。2012年,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域进行试潜,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学思之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新墨西哥沙漠地带的一声爆炸标志了人类对原子动力的利用。将原子弹投在广岛和长崎是这一动力首次用于军事目的。今天,原子动力已用于其他许多目的。如核动力船、生物医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以及核动力厂。
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请思考原子能时代给人类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历史纵横
生物技术

20世纪初,人们已经初步掌握种种为医疗服务的生物技术,包括某些疫苗和血清等。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某明发现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青霉素,结束了人们对传染病束手无策的时代,之后抗生素的发展日新月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科学家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拉开了分子生物学的帷幕,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被揭示出来。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微生物学、基因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等生物学的分支突飞猛进,一个个“生命之谜”被科学家从分子的角度予以解释。人们把生物技术与化工、机械、计算机等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对医药卫生、食品制造、纺织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城产生了巨大推动。其中医药卫生领城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最广泛、潜力也最大的领域,不少学者认为21世纪生物技术将发挥巨大功用。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在新科技革命中异军突起,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新材料不断更新,表现出传统材料不具备的特点。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进入21世纪,中国开始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的绿色转型,在无污染的能源、生产、服务领域稳步前进,绿色革命正在从理念变为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扮演着引领变革的角色。

新科技革命的革命性意义

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为引领的新科技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也开拓了新的生产领域。一系列高精尖科技可以快速转化为经济效益。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使电子商务、移动通信、智能制造等技术走进平常人的生活,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人们的劳作方式产生了巨大变革,影响了经济增长模式与管理方式。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阔步发展。与此同时,科技代替人类进行技术生产和脑力活动的领域越来越多,大量的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粗放型经济转化为集约型经济,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利润增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要求管理者以市场为主导,发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创新意识。

学习聚焦


新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跃进,极大地改变了生产方式与社会生活。

 

 

人们劳作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还体现在社会阶层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上。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解放了大量的人力,有效地改善了劳动者的生活待遇,其社会地位明显提高。许多国家中产阶级愈发壮大,他们一般受过良好的教育,从事脑力劳动或以技术为基础的体力劳动,收入稳定。产业结构产生巨变,第一一、二产业的从业者大幅度减少,第三产业的从业者大量增加。这样的社会阶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中国的物流业在电子商务的引领下快速发展。人们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结合起来,给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

人类文化生活也出现新的模式。网络和智能手机在工作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人们可以轻松了解社会动态,足不出户与外界沟通,通过网络解决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数量众多的搜索引擎,方便了人们的信息检索。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自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上超越时空界限,汇集各种渠道的信息,凸显文化传播交流的强大功能,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新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变化,航天技术的进步使得地球成为“地球村”,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了信息的传播、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认知视野。

思考点
新科技革命给你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史料阅读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給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一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问题探究

据报道,机器人在2013年4月四川芦山地震灾后排查工作中发挥了显著作用。4台飞行机器人共排查了6个乡镇,获取了近50平方千米震区的空中信息,排查了高层危楼50余栋,大大提高了国家教援队灾后排查教援的工作效率。

结合材料,请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在教灾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学习拓展

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结合自身经历,请谈-谈你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的理解。

 阅读全文
内目
收藏

通用的占位符缩略图
昵称:txb
姓名:田牛
邮箱:txb_2008@163.com
电话:13854669201
历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在这条长河里遨游,会领略到人类灿烂文明的无限风光。追本溯源,探寻这条长河的源头,会把握人类发展的来龙去脉;观看长河的波澜,你会感叹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豪迈与艰辛;俯瞰长河的蜿蜒曲折,你会感受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没落的沧桑;遥望长河走势,你会为光明战胜黑暗,新生战胜腐朽而欢欣鼓舞。 历史是一个上演过无数威武雄壮话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各类杰出人物淋漓尽致的表演,展现他们的英姿:政治家雄韬伟略,平治天下;思想家真知灼见,彪炳千古;军事家金戈铁马决胜千里;科学家聪明睿智,造福万代;文学家才华横溢,名著遗后;艺术家巧夺天工,明珠璀璨。观看他们的表演,我们无疑会受到沁人心脾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
大作
明日君再来
功能开发中
目录
最新公告

关于本小栈

时间:2021-10-30-作者:txb

本站基于互联网历史教学形式探索研究。欢迎同仁同行参与交流!

扫描下载app

站长手机、微信:13854669201

qq:59774608

田希彬:山东垦利第一中学教师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QQ群:611102357 

微信搜索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