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察举征辟制到九品中正制,汉晋年间的选官制度,何以愈发倾颓?

文档 从察举征辟制到九品中正制,汉晋年间的选官制度,何以愈发倾颓?

《贞观政要》中说:

“为政之要,惟在用人。”

诚然,无论是政权、集团乃至国家,其强盛的因素之一,便是看其有没有掌控多数人才。因此在历朝历代中,古代帝王对选拔人才也无比重视。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朝廷选拔人才的方式与标准也自然会有所差异。

202207221038376581.png

但总的来说,可分为四个阶段:

先秦时期——世禄世卿制,选拔标准——血缘关系;

两汉时期——察举征辟制,选拔标准——德行孝道;

魏晋南北——九品中正制,选拔标准——家世才名;

隋唐以降——科举考核制,选拔标准——唯才是举。

话说如此,从两汉到魏晋时期,虽说朝廷选官制度发生变化。但从实质上来看,也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换种角度来说,魏晋南北朝一度陷入战乱多年,未尝不是受这种选官制度影响。

一、两汉察举制的流弊

两汉选官制,主察举,次征辟。

所谓察举制,便是先考察后举荐。州郡上的地方长官,每年都需要在辖内选拔人才,然后向朝廷递交名额。这还是朝廷的一项硬性规定,州郡长官不举荐,是要受到一定责罚的。

202207221038379945.png

可以看到,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来源,便是来自于地方州郡长官的举荐。察举制分茂才、孝廉、明经等科目,对人才有一定的门槛要求,但并非太高。而反观征辟,则主要针对一些名气大的清流才俊。

征,即皇帝征召。如文坛大佬、德高望重的长者,汉代帝王便会亲自将其征召入朝,并且给予优厚的政治与经济待遇。但对这些被征召的人来说,他们已经具有一定名气与社会地位,因此他们有权力拒绝皇帝的征召。有意思的是,一些名士在拒绝皇家征召后,其名气不减反增。

辟,即地方长官与朝中重臣特有的权力。他们有开府治事之权,因此可以挑选一些人才,辟他们入自己的府中做事。刘备曾被曹操加封为左将军。刘备在荆州、益州时,都打着左将军开府的名义辟了很多才子为自己所用。

上述可见,察举征辟制有一定局限性:

其一,举荐人才的权力大多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

其二,州郡长官选拔人才时,最看重名气,很少看重才能。

也就是说,一个才子想要做官,便必须扬名;在这之后,他还需要获得州郡长官的认同。这么一来,东汉时期的士族都涌现出了一两个特点:一是注重名节,不乏有人沽名钓誉;二是喜欢拉帮结派,搞朋党之风。

202207221038376007.png

时间一长,朝中大权便被这些名士掌控了。或许“盛名之下无虚士”这句话有几分道理。但仔细想来,只以名节来标榜自己的东汉官员,能做实事的人,真的有很多吗?恐怕,不尽然也。在多数情况下,这些人只是一些清谈误国之辈罢了。

二、九品中正制的扬弃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篡位称帝,改国号为魏,大汉王朝四百年国祚就此终结。可随着曹氏登基,一个问题接踵而来:士族集团对曹氏一族的做法愈发不满。

因为曹操执政时,曾对士族集团多有打压。比如说,曹操擅杀名士,孔融崔琰杨修等人之死,皆让士族集团很是不满。曹操还改革军制,推行屯田,这让士族豪强的军事、经济资源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压。

202207221038379026.png

最重要的是,曹操想要打破士族垄断的局面。因为他反对“唯德是举”,而是提倡“唯才是举”。因此在曹操当权时,有很多寒族出身的才子得以进入仕途。也正因如此,这些人才反而都成了曹氏一族的坚定拥护者。

基于此,曹操在位时期,不少士族曾直接发起过叛乱。就连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两个儿子,都牵涉其中。而曹丕即位之时,也有不少士族心生不满。为此,士族代表陈群提出了一个折中之举,那就是推行九品中正制。

朝廷在地方上设立中正官,后者便以才学与家世为根据,对同乡郡的才子进行评价。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一共九个品级。

这么一来,士族集团又能在中正官的位子上大做文章。以致于西晋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形。而且在代表着士族利益的司马氏一族崛起后,九品中正制便逐渐沦为了他们保障自身地位的形式化工具。

三、九品中正制的本质与延续

显然,九品中正制助长了家族氏政治的衍生。先秦时代的世卿世禄制,是“父死子继”、也是“兄终弟及”,这与魏晋年间士族子弟频繁入朝为官,又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

只是从形式上看,魏晋年间的入仕,更是一种家族与家族之间的联合。这种继承的顺序,可以是“父死子继”,但也可以是其他家族的后辈子弟。可见这种方式与传统的固化不同,是可以流动的。但不管怎样继承,其权力依旧在少数人手中。

所以说,魏晋年间才是士子们的狂欢。前有建安七子,后有竹林七贤,再到王谢钟鸣鼎食之家,他们都反映了一种古人别具一格的人生审美志趣。

正因如此,世卿世禄制虽然已经被取代,但它始终不曾真正的消亡。唐宋之际,这种继承制依旧有延续。唐代时有任子制,不少开国名将的后裔,都能顺利进入仕途。而反观在科举制盛行的宋朝,朝廷也对高级官吏有特殊优待。

比较有代表的是恩荫制度。

高级官吏在退休时,可以向朝廷申请,将自己的后辈子弟直接安排进入仕途。而且他们得到的官职,大多都颇有几分职权。而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才子,倘若没有名人提点,也难以在朝中立足,最终沦为配角。

当年苏东坡在汴京城中闻名,便是靠欧阳修的赏识。但后者隐退后,即便苏轼再有才华,也难以在朝中立足,以致屡遭贬谪。

因此名人提点、家族继承,便是九品中正制另一种方式的延续。

 

 阅读全文
内目
收藏

通用的占位符缩略图
昵称:txb
姓名:田牛
邮箱:txb_2008@163.com
电话:13854669201
历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在这条长河里遨游,会领略到人类灿烂文明的无限风光。追本溯源,探寻这条长河的源头,会把握人类发展的来龙去脉;观看长河的波澜,你会感叹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豪迈与艰辛;俯瞰长河的蜿蜒曲折,你会感受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没落的沧桑;遥望长河走势,你会为光明战胜黑暗,新生战胜腐朽而欢欣鼓舞。 历史是一个上演过无数威武雄壮话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各类杰出人物淋漓尽致的表演,展现他们的英姿:政治家雄韬伟略,平治天下;思想家真知灼见,彪炳千古;军事家金戈铁马决胜千里;科学家聪明睿智,造福万代;文学家才华横溢,名著遗后;艺术家巧夺天工,明珠璀璨。观看他们的表演,我们无疑会受到沁人心脾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
大作
明日君再来
功能开发中
目录
最新公告

关于本小栈

时间:2021-10-30-作者:txb

本站基于互联网历史教学形式探索研究。欢迎同仁同行参与交流!

扫描下载app

站长手机、微信:13854669201

qq:59774608

田希彬:山东垦利第一中学教师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QQ群:611102357 

微信搜索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