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学思之窗与思考点答案

文档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学思之窗与思考点答案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思之窗这段话表现了法老怎样的地位?思路引领:可以从埃及法老与神的关系及其政治地位等方面分析作答。答案提示: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思考点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文化的特点?答案提示:(1)两河流域文化带有传说色彩,文学形式具有多样性。两河流域人们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洪水和方舟传说;河水的泛滥造成该地区人口的迁徙,在迁徙活动中产生了诸如寓言、赞美诗和祈祷文等多样的文学形式。(2)埃及文化具有相对单一性和稳定性。沙漠、海洋等天然屏障使埃及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这使其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的单一性和稳定性。埃及文化具有实用性。埃及的文化成就多集中在具有实际用途的学科,如天文学、医学和数学等,这些学科的发展与农业生产、疾病治疗和建筑测量等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学思之窗印度神话中用人体不同部位比喻不同种姓,有什么寓意?答案提示:不同种姓的人的地位与人体不同部位相对应,等级有高有低。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职能不同、世代相袭、不可逾越,如人体是完整不可分割的一样,不同种姓的人共同存在于社会体系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思考点哪些因素促使古代世界农耕文明的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思路引领:可从农耕文明自身的特点,如社会分工、社会组织和管理、文化上的优势地位等方面回答。答案提示:农业生产工具改进促使生产力提升。农耕文明发展需要新的土地、金属和马匹等,统治阶级要追求更多土地以获得更多税收。农耕地区有比较先进的组织系统,能够大规模动员人力、物力等。

学思之窗这是柏拉图关于古希腊人居住范围和特点的描绘。结合示意图,想一想古希腊人的殖民扩张有什么特点?答案提示:(1)以移民方式展开殖民扩张。(2)沿航海通道在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3)埃及和古巴比伦王国都是直接把被征服地区变成本国的统治地,后来的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也都把被征服地区变成直接统治的行省。而古希腊人在海外建立了众多独立于母国的城邦,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

思考点为什么字母文字会广泛流行?答案提示:(1)自身优势:有固定顺序、每个字母都有固定读音,具有书写简捷、易于记忆等优点。(2)促进因素:古代亚非欧交界地区先后兴起一系列大帝国,商业交往密切,文明交流互鉴。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学思之窗这段话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怎样的关系?答案提示:(1)封君与封臣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形成从属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2)封君与封臣形成利益共同体,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封君有义务保护封臣的正当权益,封臣也必须宣誓效忠封君。(3)封君与封臣的关系通过一套特定的仪式来明确和维持,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思考点城市自治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提示:(1)城市自治保护了城市内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利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2)城市自治的实现吸引着社会其他成员的加入,如庄园农民等,这成为封建制度走向瓦解的推动力量。(3)摆脱了封建统治管理的城市走上了探索新型政治制度、社会管理、法律建设的道路,成为较早踏上民主宪政道路的实践者。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学思之窗结合上面的地图和材料,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答案提示:(1)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优越的地理位置凸显了其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桥梁作用。(2)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区域内推动商品交流和贸易往来。(3)阿拉伯商人凭借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开辟和疏通了连通三洲的陆上和海上商路,便利了广大区域的商贸交流。

思考点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1)阿拉伯帝国农业、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为其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2)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自身文化具有包容性。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吸收其文化精髓并加以融合创新。(3)阿拉伯帝国地处东西交通要道,对东西方文化广泛吸收借鉴。阿拉伯帝国与唐宋时期的中国、拜占庭帝国以及中古印度等文化昌盛地区有着广泛交流。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思之窗如何理解古代文明的多源特点?答案提示:(1)材料表明许多民族独立地驯化了不同的动植物,在西亚的冶铁技术传入埃及之前,非洲人还独立发明了冶铁技术。(2)这说明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独立发展农业、畜牧业,甚至可以独立探索类似的手工业生产技术,这为其文明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使得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了多源特点。

思考点印加人怎样统治他们的庞大帝国?答案提示:(1)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一套可以贯彻统治者意志的官僚体系,职位世袭,特权代代相承,高级官吏为王族成员所垄断。(2)对于被征服的国家和地区,一般采取“间接统治”的方式将它们纳入帝国体系,对于征服后不服从统治的国家和地区,则实行“移民制度”。(3)在社会基层,广泛保留了传统的氏族制度,把全国人口置于严格的控制之下,对百姓进行编组管理,并按年龄加以分类。(4)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贯穿全境的王家大道,借此传达命令、调遣军队和物资。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思考点西欧人为什么要进行远洋探险,开辟新航路?答案提示:经济动因: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财富的需求和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社会动因:西欧部分没落贵族、新兴资产阶级以及其他有冒险精神的人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精神动因: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西欧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直接动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也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学思之窗从上述材料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答案提示:(1)经济利益的获取是西方航海活动强烈且持久不断的重要原因。(2)麦哲伦航行是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进行的,并担负着为西班牙王室获取海外商业利益和寻找新殖民地的使命。(3)西班牙国王为麦哲伦航行所应获得的利益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成为殖民者与西班牙王室之间利益分配的基础。(4)麦哲伦等人的身份除了航海探险家外,还是新征服地区的殖民官员。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思考点全球物种大交换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答案提示:(1) 全球物种大交换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之间的分界线,促进了粮食作物和牲畜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食物和畜力的供给快速增加,人类的饮食结构得到了极大改善,世界人口激增,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2)随着物种大交换的进行,传染性疾病也冲破了地域限制,传播到了以前没有接触过此种疾病的地区,对当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生产造成了巨大冲击。

学思之窗说说新航路开辟前香料贸易的主要路线,并与新航路开辟后的贸易路线进行比较。答案提示:(1)主要路线:传统香料贸易路线是东方的香料经波斯湾、红海、奥斯曼帝国、威尼斯到达西欧。其中埃及亚历山大港起着至关重要的中转作用。由于长途的陆路转口贸易,香料价格大幅上升,中转国家获利丰厚,西欧香料贸易受到严重限制。于是,西欧的商人、贵族等迫切希望另辟一条绕过地中海东岸直达中国和印度的新航路。(2)比较:新航路开辟后的贸易路线在海上,距离较远,但是航行便捷,转口减少,成本下降,中途不经过传统强国的核心控制区,减少了阻碍和冲突。新航路开辟后,传统香料贸易路线地位迅速下降。

思考点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答案提示:(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大大开阔,认识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自然科学也随之得到了发展。(2)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全球性的物种交流。这逐渐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但也给美洲和大洋洲的原住民带来了巨大灾难。(3)新航路开辟后,海外贸易兴起,商品的世界性流动频繁,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4)全球海路大通促进了国际劳动分工的出现。西欧出口手工艺品,美洲等地生产原料,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奢侈消费品和日用品。(5)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开启了人类社会大变革的时代。(6)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的阶段,全球各地从相对封闭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学思之窗你如何理解这段话?答案提示:但丁曾参加过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其代表作《神曲》反映了中世纪后期的社会矛盾,深刻揭露了封建专制和教皇统治的罪恶。其中流露出没落骑士贵族的幻想,重复中世纪关于禁欲和来世的观念,未能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但是,作品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的情绪。但丁的创作反映了意大利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表现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有着比较明显的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代特征。

思考点文艺复兴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吗?答案提示:不是。文艺复兴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其表面上是古典文化的“再生”,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思考点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过程中,哪些方面初步实现了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答案提示:(1)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实践了启蒙运动“开明君主制”“民主共和国”的理论设想。(2)各国革命期间,美国颁布《独立宣言》、法国发表《人权宣言》等广泛宣传了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等观念,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英国制定《权利法案》、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法国制定《拿破仑法典》等,都通过法律手段强化了启蒙运动“法律至上”的理念,维护了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

学思之窗思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答案提示:(1)皇帝掌握主要权力,具有浓厚的皇权专制色彩,体现了德意志政治的浓厚专制残余。(2)政府由皇帝任命的宰相等组成,对皇帝负责。议会的正常运作及其通过的法律的公布、执行都受到皇帝的强力控制。总之,德意志的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思考点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特点?答案提示:(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匠,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缓慢向周边地区扩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工业为发展重点。(4)第-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工厂,其中中小企业占多数,生产组织规模小第二次工业革合中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出现。

学思之窗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提示:科技创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的推动力。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应用于生产,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思考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答案提示:明确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同时论证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共产主义必将胜利的历史规律,也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思之窗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案提示:这段话表明了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影响深远。其采取的措施如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对其监督和罢免等说明该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学思之窗殖民者的掠夺对美洲和欧洲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提示:对美洲:加剧了美洲的贫困与落后,使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也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地方的传统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洲的近代化。对欧洲:增加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考点

观察地图,结合正文,想一想:图中非洲国家的分界线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提示:(1)特点:非洲国家分界线很多是按经线或纬线划分的,也有很多边界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的,由河流、山脉等构成的自然边界线占比不高。(2)问题:非洲国家与列强之间力量对比悬殊;列强在瓜分非洲时不顾非洲传统在地图上划界,非洲国家分界线大多平直。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学思之窗你如何理解列宁这句话?思路引领:结合课文内容阅读史料,从阶级关系变化的角度说明世界历史的进步。答案提示:这段史料告诉我们,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和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沉重打击了当地的旧势力,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思考点非洲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有哪些重要特点?思路引领:可以从非洲国家当时的历史发展水平和面对的外敌情况、斗争形式、领导阶级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提示:(1)反殖民侵略斗争不再带有局部性质,而是几乎遍及整个非洲大陆。(2)从形式上看,由酋长、国王或农民领袖领导的抵抗运动仍是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形式。(3)在反帝斗争普遍失败后,旧式生产力代表领导的暴动或起义渐趋平静,新形式的民族解放运动逐渐兴起。(4)民族解放运动中出现了新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等逐渐成为反殖民斗争的重要力量。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思考点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提示:(1)从战争的定义看,帝国主义战争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进行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好符合此定义。(2)从战争的起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3)从战争的进程看,帝国主义各国为了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进行了长期残酷的争夺,这显示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侵略性质。(4)从战争的结果看,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瓜分或掠夺,巴黎和会便是战胜国之间的分赃会议。

思考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怎样体现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思路引领:可以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强制的和平”等方面回答。答案提示:(1)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将挑起战争的罪责完全推给了德国及其盟国,并要求战败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同时强行划定了中东欧广大地区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疆界,奥匈帝国灰飞烟灭,中国的诉求则被忽视。(2)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在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上争论不休,中国提出的取消列强在华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并未实现,而美国鼓吹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却被写入《九国公约》。(3)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以各国实力为基础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具有强权政治的特征。

学思之窗你如何认识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答案提示:(1)委任统治制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海外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目的是谋求国际化地解决殖民地统治问题,即在国际联盟监管下、按照国际法貌似公正地解决列强纠纷以避免更大的国际冲突,这是帝国主义国家维护殖民统治的一种新形式。(2)这种形式取代了过去那种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私下瓜分、直接兼并殖民地的形式,而对殖民地来说,不过是“才离狼窝,又入虎口”,并无积极意义。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学思之窗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作了怎样的说明?答案提示:(1)列宁的论述告诉我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适应战时需要的特殊政策,如果脱离了当时的历史条件继续推行这种政策,就会犯违背经济规律的错误。(2)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就是根据形势的变化纠正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市场和商业原则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建立正常的经济联系。

思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有何历史影响?答案提示:(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2)苏联模式存在诸多弊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照搬苏联模式,最终造成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挫折。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学思之窗你怎么理解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答案提示:(1)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是甘地提出的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的思想,其目的是建立一个不受外国控制的、由印度人用道德原则治理的、使用最小量暴力的国家。(2)这种思想扎根印度深厚的思想文化土壤,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为出发点,在自我道德完善的基础上实现群体的和谐共处,用善良压倒邪恶,具有强大的主观精神感召力。(3)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理想化色彩浓重,运用到现实斗争中必然束手束脚,无法完成印度民族解放任务。

思考点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100多年后,为什么还要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答案提示:(1)政治上,独立后的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形成了高度集权的军事独裁统治,代表大地主、大商人利益的寡头权威主义盛行,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2)经济上,独立后的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存在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要特征的单一经济结构、半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和超经济剥削,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3)文化上,独立后的一些拉丁美洲国家资产阶级思想并未生根开花,依然处于愚昧落后阶段。(4)外交上,美国将拉丁美洲作为后院进行侵略扩张,这成为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走向真正独立的主要外部障碍。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思考点法西斯主义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答案提示:(1)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社会大动乱及战后世界经济大危机对法西斯的上台起了催化作用。(2)一战后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激起了战败国(德国)和部分战胜国(意大利、日本)的不满,从而引发了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法西斯主义在这些国家产生。

学思之窗

你如何看待安理会的上述投票程序?答案提示:上述投票程序渗透着“大国一致”原则,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世界政治力量对比,体现了大国的协调与合作,在保护大国利益的同时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大国一致”使联合国的任何决议一旦做出便可付诸实施,也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并对侵略和潜在的侵略形成威慑,从而使集体安全有了切实可行的保证。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思考点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答案提示:其共同的敌人一法西斯被消灭;社会制度完全不同;意识形态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

学思之窗斯大林为什么这样说?答案提示:斯大林之所以这样,说有三方面的原因:(1)历史上苏联受到的外敌入侵多来自西部,多经由波兰地区。(2)雅尔塔会议召开时,苏军已经占领了波兰,所以在波兰问题上,斯大林毫不妥协。(3)斯大林欲把波兰变为苏联的友好邻邦,进而把整个东欧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

思考点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如何出现的?答案提示:西方阵营逐渐分化:欧洲共同体成立并发展。日本经济“起飞”,追求成为“政治大国”。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中苏关系破裂。新中国崛起:表现:“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结果: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兴起: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诞生。不结盟运动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思考点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提示:(1)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2)新材料技术的重大突破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进程。(3)生物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4)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不仅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

学思之窗为什么尼克松政府要提出新的社会福利改革计划?提示:(1)二战后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不断发展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稳定了社会秩序,使公民的社会公平感得到增强,但随着福利项目的不断扩大和福利开支的不断增加,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如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等。(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加重了政府负担,故尼克松政府要提出新的社会福利改革计划。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思考点苏联的改革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答案提示:(1)社会主义改革的过程是艰难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才能成功。(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农、轻、重的协调发展问题,不断提高综合国力。(4)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处理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问题。

学思之窗你怎样理解这段话?答案提示:这段材料阐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说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这一过程是曲折的。只有坚定信念、吸取教训,才能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如虽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损失,但这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代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学思之窗为什么伊斯梅对印度独立前的形势做这样的描述?答案提示:(1)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斗争持续数年,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愤怒情绪已经达到极点。同时印度内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矛盾重重,局势紧张,这两组矛盾使得印度一有火星就会爆炸,所以有“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的描述。(2)“把火扑灭”和“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的描述指的是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分而治之”的政策。二战后英国实力遭到严重削弱,已经无法维持对殖民地的统治。同时印度既强烈要求独立,又存在严重的教派矛盾,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印度,针对这一情况,英国殖民统治者设计了分而治之的政策。

思考点二战后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主要采取了哪些斗争方式?答案提示:以中国、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古巴等国为代表,主要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取得国家独立和解放;印度主要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迫使殖民者退出印度。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思考点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提示:(1)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现。(2)传统民族国家彼此组合、新兴经济力量崛起,如欧盟、俄罗斯联邦等国家联盟的出现,日本、中国等的崛起,极大地冲击了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因素。世界多极化趋势是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政治上的反映,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要求。

思考点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思路引领:先说明经济全球化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再提出解决方案。答案提示:(1)问题:经济全球化仍然主要由资本主义国家推动,其利润大部分流入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安全问题;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也有影响,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2)解决方案:各国应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参与中要以积极方式保卫自己的经济安全,尤其是要好好发展自身实力,不断改革国际经济秩序,使之对发展中国家更公平,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种改革的一部分。

学思之窗你如何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答案提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性;文化多样性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而且推动各国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需要全人类来保护;要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思考点和平与发展遭遇了哪些挑战?请举例说明。答案提示:发展方面:1.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菱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2.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和平与安全方面: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如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争端、叙利亚内战导致的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等。2.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3.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阅读全文
内目
收藏

通用的占位符缩略图
昵称:txb
姓名:田牛
邮箱:txb_2008@163.com
电话:13854669201
历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在这条长河里遨游,会领略到人类灿烂文明的无限风光。追本溯源,探寻这条长河的源头,会把握人类发展的来龙去脉;观看长河的波澜,你会感叹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豪迈与艰辛;俯瞰长河的蜿蜒曲折,你会感受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没落的沧桑;遥望长河走势,你会为光明战胜黑暗,新生战胜腐朽而欢欣鼓舞。 历史是一个上演过无数威武雄壮话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各类杰出人物淋漓尽致的表演,展现他们的英姿:政治家雄韬伟略,平治天下;思想家真知灼见,彪炳千古;军事家金戈铁马决胜千里;科学家聪明睿智,造福万代;文学家才华横溢,名著遗后;艺术家巧夺天工,明珠璀璨。观看他们的表演,我们无疑会受到沁人心脾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
大作
明日君再来
功能开发中
目录
最新公告

关于本小栈

时间:2021-10-30-作者:txb

本站基于互联网历史教学形式探索研究。欢迎同仁同行参与交流!

扫描下载app

站长手机、微信:13854669201

qq:59774608

田希彬:山东垦利第一中学教师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QQ群:611102357 

微信搜索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