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 原文

    局部抗战  

    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严重影响日本。日本统治集团为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1931年上半年,日本政府及其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机构加紧进行武装侵略的部署。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借此对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这一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次日晨,日军占领沈阳。随后,日军进一步扩大侵略,占据整个东北。1932年1月28日,日军又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得到全国民众的积极支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国民政府推行“壤外必先安内”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但国联调查团提出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以牺牲中国来换取英、美、法、日等国共同控制中国东北。日本拒绝这个方案,宣布退出国联。

    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由游击队改编而成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其中的“华北自治运动”激起北平学生1935年12月9日大规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这一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三万余人。在共产党员杨靖宇、赵尚志等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蒋介石调集包括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在内的军队围攻陕北。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

    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全力“剿共”。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反复劝说蒋介石应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容纳抗日主张的努力失败后,发动“兵谏”,于12月12日晨,扣留蒋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

    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派周恩来为代表,奔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一起,同国民政府代表举行谈判。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它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全面抗战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日军竟然向宛平城射击,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还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要求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随后,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为了表示“团结各方共赴国难”,邀请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分批在庐山开谈话会,听取各方人士对抗日救国的意见。在7月17日的第二次谈话会上,将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讲话。

    8月下旬,为了制定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纲领、方针和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作了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为早日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抗日的基本主张,重申共产党的各项保证。随后,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日军的侵华暴行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撤离南京。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持续六周的烧杀劫掠,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的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万人以上。

    政治上,日本侵略者实行“以华制华”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在日本扶植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并签订大量卖国协定。

    经济上,日本侵略者实行“以战养战”,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垄断沦陷区工矿、金融、交通业。日军将粮食规定为军用物资,实行“粮食统制”,强行“征购”和“配给”,造成普遍的饥馑和死亡。他们还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日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1941至1942年,日军在华北连续五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华北乡村变成一片焦土。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战时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大轰炸的死者超过1万人,绝大多数为平民,市区大部分繁华地区被毁坏。

    日军侵华期间,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组建了细菌部队。1938年细菌战元凶石井四郎的细菌部队迁至哈尔滨平房镇,成为臭名昭著的731部队。1938至1945年,731部队曾以活人试验和活人解剖等灭绝人性的手段杀害中国人、朝鲜人以及盟军战俘超过1万人。

    日军还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慰安妇”制度,约20万中国女性遭受蹂躏。这是日本侵略者违反人道主义、违反国际法则的政府犯罪行为。

    讲解

    局部抗战  

    (一)局部侵华

    1、背景:

    ①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确立了侵略中国的总方针。

    ②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严重影响日本。

    ③1931年上半年,日本政府及其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机构加紧进行武装侵略的部署。

    【注释】说明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2、表现:

    ①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对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②1932年3月,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③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大海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注释】淞沪抗战

    ④华北事变:日本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

    【注释】其目的就是灭亡中国。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日本对东北三省的侵略震动了中国社会,加剧了民族危机。

    ②国民政府寄希望于英美等国调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

    【注释】置民族危亡不顾,充分暴露了其反动的本质。

    2、表现:

    ①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局部抗战  

    【注释】长城抗战

    ③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3万余人,在共产党员杨靖宇、赵尚志的领导下,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3、高潮:一二?九运动

    【注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①背景:“华北自治运动”。

    ②爆发: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游行示威。

    ③影响: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注释】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促进了全国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注释】又称“双十二事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背景:

    ①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5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以武力逼蒋抗日。

    3、结果:

    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影响:

    ①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紐,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

    【注释】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②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注释】中共对蒋政策变化:反蒋抗日→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局部抗战  

    (一)七七事变

    【注释】日本在华北驻军的依据:《辛丑条约》

    1、概况: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军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2、影响: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通电全国:

    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发出了抗战宣言: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2、庐山谈话:

    ①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邀请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在庐山谈话,听取各方人士对抗日救国的意见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3、洛川会议:

    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4、军队改编:

    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5、实现合作: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注释】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日军的侵华暴行  

    1、大屠杀和大轰炸:

    ①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持续六周的烧杀劫掠,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注释】从2014年开始,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②重庆大轰炸: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死者超过1万人。

    2、殖民统治:

    ①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

    【注释】利用中国人来制服中国人。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②经济上:实行“以战养战”。

    【注释】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实行“粮食统制”,强行“征购”和“配给”;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3、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

    【注释】731部队

    4、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慰安妇”制度。

    专题

    专题一: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一)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日本侵华的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明治维新后,日本同时进行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国内原料和市场的限制,需要通过向外扩张,获得大量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历史原因:征服满蒙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在东方会议上,将“征服满蒙”定为日本国策,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3、客观原因:西方大国实施绥靖主义政策。

    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极度动荡不安。为求苟安,国际联盟和英、美等国政府实行绥靖政策,大大刺激了日本的嚣张气焰。

    4、直接原因: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在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日本经济衰退,国内矛盾激化。内外交困的日本帝国主义为摆脱危机和转移矛盾,决定实施侵华政策。

    5、现实原因:日本国内资源匮乏。

    作为典型的岛国,各种资源相对匮乏,对外具有极强的依赖性。

    6、思想原因: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浓厚。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思想,军国主义将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

    7、有利时机: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专题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原因

    ①外因: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内因

    ①国情的需要。日本的全面侵华使中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为了民族独立,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势在必行。

    ②共产党的努力。中共为了团结国民党联合抗日,先后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向蒋介石递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③全国各种抗日力量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和推动。当时国共两党是中国的两大武装力量,摒弃前嫌,联合抗日,共同面对民族危亡,是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期待。

    2、意义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

    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下,中华民族实现了大团结,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终于赢得了近代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③中共更加成熟,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壮大,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加速了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进程。

    专题三:(核心素养)日军的侵华暴行

    1、从“史料实证”角度印证日军的暴行

    路上都是尸首……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处都在杀人,机枪声响个不停。

    ——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的日记

    日军占领南京后……抢劫,屠杀,将中国人赶出家园,集体屠杀战俘与身体强壮的男子,把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德丁

    解读:日本侵略者用战刀、用枪炮、用细菌战等违反人类道义的最为凶残的手段,对中国人民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屠戮,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累累暴行。

    2、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日军的暴行

    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侵略罪行不容掩盖,历史真相不容歪曲。对任何企图歪曲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的言行,中国人民和亚洲受害国人民不答应,相信有正义和良知的日本人民也不会答应。

    问答

    (一)阅读教材P135“思考点”::为什么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

    答案提示:

    1、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是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根本因素。

    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逼蒋抗日”而不是杀害蒋介石。

    3、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的努力。

    4、宋子文、宋美龄等人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起到促进作用。

    (二)阅读教材P134“历史纵横”:结合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谈谈“八一宣言”的发表和瓦窑堡会议召开的意义。

    答案提示:“《八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基本形成,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瓦窑堡会议的召开,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拓展

    1、阅读图片“日本东方会议会场”(见教材P133)

    信息解读: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会上,内阁首相田中义一以“训示”的形式提出了《对华政府纲领》:日本将实行“满蒙”与“中国本土”相分离的方针;将对中国内部事务实行武力干涉等。在日本侵华史上,这是一次决定“国策”的重要会议。

    2、阅读图片“《西北文化日报》报道西安事变”(见教材P134)

    信息解读:1936年12月13日,西安著名进步报纸《西北文化日报》首次报道了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发动兵谏的这一消息。及时传递政治信息,有利于推动全国抗日局面的形成。

    3、阅读图片“日军炮轰宛平城”(见教材P135)

    信息解读: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7月8日凌晨5点30分,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该事件史称“七七事变”,它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开端。

    4、阅读图片“南京街头被日本军队虐杀的中国人”(见教材P136)

    信息解读: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随后进行了长达6周的烧杀劫掠,杀害中国和平居民30万人以上。照片是重要的实物材料,对揭露日本侵华暴行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5、阅读图片“日军在抗日根据地修筑的碉堡、封锁沟”(见教材P137)

    信息解读:1939年以来,为分割和“蚕食”抗日根据地,日军在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周围修筑碉堡和封锁沟、封锁墙,并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分割封锁各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在人民的支持下,八路军最终粉碎了日军的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