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
128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
131 单元综合
-
133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
134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135 第8课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
-
136 单元综合
-
137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
138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
139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
140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
141 单元综合
-
142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
-
143 第14课 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
144 第15课 明清经济与文化
-
145 单元综合
-
146 第16课 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
148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149 单元综合
-
156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
158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
159 单元综合
-
164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
165 单元综合
-
203 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
-
课件
-
课件
-
课件
-
课件
同步练习-分层检测卷_1(课件)
微阶段刷题过关卷(一)(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试卷考查范围主要命题点 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2.从原始部落到夏、商、西周的统治 2.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3.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交法运动及百家争鸣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大约从距今 100 万年起,在相当丰富的人类文化遗存中,最重要的是蓝田人和北京人及其文化,井分别为较早和较晚时期的代表。下面属于北京人时期文化成就的是A.会培植农作物B.会制造骨质工具C.会使……
-
课件
第18课 挽救民族的危亡(课件)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甲午国殇引发普遍民族觉醒第 18 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戊戌维新运动( 1895—1898 年)(一)背景:1. 政治:《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2. 经济和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3. 思想: 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维新思潮兴起。(二)序幕: 1895 年“公车上书”。(三)高潮:“百日维新”( 1898.6.11 明定国是, 1……
-
课件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件)
近代史分期晚清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年 1年 1111899994112402979年年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知识分子 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 改革派 洋务运动(——道光宣统)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第五单元资产阶级:戊戌变法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外历史刚要》上第 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程标准目录1. 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1.19 世纪中期的世国社会的影响。界2. 认识林则徐、魏……
-
课件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
第 15 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习目标】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明朝时期,辣椒、土豆、玉米等食物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 、社会经济的发展( 1 )农业① 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② 多种经营日益兴盛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甘蔗、烟草、荔枝、龙眼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材料 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比,在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
-
课件
第14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公开课课件(共23张ppt) (2)(课件)
第 14 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康熙雍正乾隆1 、康乾盛世盛世表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称,独断朝廷大政方针,事必躬亲。2 、君主专制的加强(1) 奏折制度的形成 ( 始于康熙年间,定型于雍正 ) 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官员亲手批阅奏折返回特点:迅速、机密作用:官员间相互牵制,彼此监视,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大大加强专制皇权。皇帝能多渠道了解下情,提高决策效率( 2 )设立军机处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