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 原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大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中共十六大、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把党的宏伟目标、国家的发展前景、民族的复兴伟业与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会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了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2.9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4万千米,都居世界第一。世界港口吞吐量前10位里面中国占有7席。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4G同步、5G引领跨越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云计算、移动通信和卫星精准定位系统,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全球将近40%的网上交易发生在中国。以港口机械装备全自动化、物流全自动分拣流水线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更要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就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奋进的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教育经费连年保持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全国文化事业费年增速超过10%,老百姓有越来越多的文化获得感。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文化创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电视剧数量和图书出版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票房连创新高。文学艺术唱响主旋律,媒体融合深度发展。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中国人民解放军整体实力跃升,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武器装备加速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解放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执行钓鱼岛维权斗争、南海常态化战斗巡航,有效进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对非洲关系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同欧洲、拉美之间也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是各方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共识,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讲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注释】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一)邓小平理论

    【注释】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形成: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2、被写入党章:

    中共十五大。

    3、意义:

    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注释】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形成:

    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注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地位:

    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写入党章:

    2002年中共十六大。

    (三)科学发展观

    1、形成:

    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写入党章: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2007年中共十七大。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

    2、写入党章:

    201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写入宪法: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

    4、地位: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注释】综合国力决定大国地位

    1、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

    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2、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①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总里程都居世界第一。

    ②世界港口吞吐量前10位里面中国占有7席。

    ③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注释】2019年1月3日上午,嫦娥四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成为人类第一个月背软着陆的探测器。

    ④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4G同步、5G引领跨越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

    ⑤以港口机械装备全自动化、物流全自动分拣流水线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3、思想文化事业不断发展

    ①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注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②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

    4、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突破

    【注释】2012年9月,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接入列。

    ①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注释】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

    ②解放军整体实力跃升,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

    ③武器装备加速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

    【注释】2019年4月,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在青岛举行

    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一)表现

    1、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

    ①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

    ②推动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③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

    ④同欧洲、拉美之间也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

    2、倡导和平发展理念: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②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注释】2015年12月成立,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

    ③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

    【注释】2019、4、25—27,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二)影响

    1、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

    2、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注释】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专题

    专题一: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指导意义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专题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1、经济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正在以开放的新姿态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①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经济总量增加。

    ②农业生产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逐步向农业现代化发展。

    ③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④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额数大幅增加。

    2、政治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④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

    3、文化成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继续强调要建设高度社会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①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

    ③文体事业大发展。

    4、社会成就

    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②逐步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③教育学科大发展。

    ④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专题三:(核心素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2、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研究,并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

    ③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如何建设党的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

    ⑤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问答

    (一)阅读教材P179“学思之窗”:结合中国近年来所取得的科技成就,谈谈科技创新在引领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提示:

    科技水平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而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必需,没有创新就谈不上科技发展和科技进步;有利于提高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使中国一些领域在世界处于前列,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弯道超车。

    (二)阅读教材P181“思考点”:怎样理解新型国际关系?

    答案提示:

    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的超越和创新,对国际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以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为核心,系统地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途径,为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新理念,开辟新愿景。

    拓展

    1、阅读图片“2011—2018年中美日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P179)

    信息解读:从数据图可以看出:美国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尽管有过波折;日本整体处于停滞或徘徊状态;中国稳步上升,实力进一步增强,与美国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2、阅读图片“港珠澳大桥”(P179)

    信息解读: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