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 202208210013073470.png

    课标

    认识列强  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原文

    太平天国运动  

    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在多次科举考试落第后极端失望,吸收了在广州得到的基督教布道书的一些思想,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他的同乡冯云山到广西紫荆山号召民众加入拜上帝会,团结了许多穷苦农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太平军一路北上,出广西,经湖南,占领湖北省城武昌。1853年,太平军沿长江东下经九江、安庆,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然后,太平军北伐、西征,占领湖北、江西、安徽的许多地方,军事上达到鼎盛,但领导集团日渐腐败。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之后,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太平军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庆战役中败于曾国藩统率的湘军。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下,太平军节节败退,天京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前期曾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后期曾颁布《资政新篇》,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两个文件都未能实施。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洋务运动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学术界把这种推行新政的系列举措称为“洋务运动”,把提倡洋务新政的官僚称为“洋务派”。洋务派人物主要有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他们认为开办洋务新政,购置船炮器械,“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为了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官办的军事工业,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为了求富,洋务派又开办了一批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洋务派还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洋务派期望洋务新政可以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俄国、英国、日本、法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发兵新疆平乱,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越南是清朝的藩属国。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中法战争于年底打响。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同年,法军进攻台湾,当地军民在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的领导下,严密布防,多次击退法军。1885年3月,清军在冯子材率领下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军败退,法国内阁因此倒台。这时,清廷下达停战令。6月,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签订了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日本早就想占领中国的台湾和藩属国朝鲜、琉球,然后进攻中国大陆。因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通过明治维新壮大了国力的日本,趁机出兵朝鲜,且在牙山口外丰岛偷袭清朝运兵船。1894年8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9月,清军在平壤大败。同月,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重创日本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率部英勇奋战,最终与舰同沉。此次海战中,北洋舰队遭到重大损失。战后,李鸿章发出“避战保船”命令,北洋海军失去了制海权。

    1895年2月,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政府议和,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日本侵占台湾后,台湾人民进行了顽强抗争。1895年5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一起,展开了一波又一波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

    瓜分中国的狂潮  

    《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为了在三年内向日本交出2.3亿两白银,清政府分三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以高额利息借款3亿两白银。

    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从渤海到南海的中国沿海地区强租租借地: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讲解

    太平天国运动  

    【注释】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

    1、条件: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团结了许多穷苦农民。

    【注释】吸收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

    2、过程:

    ①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②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

    【注释】南京:建业三国、;建康西晋、;应天府明、

    ③军事全盛:太平军北伐、西征,占领湖北、江西、安徽许多地方,军事上达到鼎盛,但领导集团日渐腐败。

    ④天京变乱: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

    【注释】农民阶级自身局限性的体现;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⑤后期防御: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庆战役中败于湘军。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

    ⑥天京陷落: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下,太平军节节败退,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注释】内外敌人共同镇压时代赋予反侵略的内容。

    3、重要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注释】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①主张: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②结果:在战争环境下,未能实施。

    【注释】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分社会财富,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③影响: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2)《资政新篇》:提出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注释】核心内容: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4、影响: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带来重大

    【注释】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运动  

    (一)背景

    1、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

    2、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洋务派。

    ①目标:“自强”“求富”。

    ②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注释】主张:“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洋务运动的目的。)

    (二)内容

    1、创办近代工业:

    ①军事工业(官办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

    ②民用企业(官督商办):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

    2、筹划海防:

    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

    3、创办近代教育:

    创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三)评价

    1、积极性:

    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局限性:

    以失败而告终,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未达到。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一)边疆危机

    1、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背景:1864年,新疆地区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入侵新疆;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②概况: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发兵平乱;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注释】粉碎了英、俄勾结阿古柏侵占新疆的企图,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

    ③结果: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度过了危机。

    2、中法战争

    ①背景: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

    ②经过: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同年,法军进攻台湾,被击退;1885年3月,清军在冯子材率领下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军败退。

    ③结果: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签订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

    【注释】中国是“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

    ④影响: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二)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①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壮大,蓄谋侵略中国。

    ②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趁机入侵,蓄意挑起战争。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

    2、过程:

    ①丰岛战役:日军偷袭清军运兵船。

    ②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

    ③黄海战役:中方主力尚存,由于李鸿章的“避战保船”命令,北洋海军失去制海权。

    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2月,日本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毀了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

    3、结果:清军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注释】实质是腐朽封建制度的失败。

    ①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注释】说明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注释】资本输出的表现

    4、影响: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

    ①《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概况:

    1895年5月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展开了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

    2、意义:

    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

    瓜分中国的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注释】体现了列强之间的勾结和矛盾。

    《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

    2、瓜分中国

    ①划分势力范围: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②强占租借地: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

    ③争夺路矿权:列强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注释】资本输出的表现。

    专题

    专题一: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和局限性

    1、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①《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地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性质,虽然这个农民平均主义的方案饱蘸着浓厚的空想和时代条件带给它的落后色彩,但无可否认,反对封建地主所有制是《天朝田亩制度》的主流和本质。

    ②《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但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也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未能付诸实行。

    2、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

    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提不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多是用宗教思想来宣传和组织群众。

    ④从组织上看,农民具有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专题二;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①洋务运动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演变。

    ②洋务运动为近代中国造就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③洋务运动开了中国近代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先河。

    ④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了机器大生产。

    ⑤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军事侵略。

    ⑥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总之,洋务运动为中国资本主义准备了一定的条件,对抵制外来侵略也起了积极作用,使封建落后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史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洋务运动对落后的中国社会生产力进行了最初的现代化改造,它大体上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

    2、洋务运动的消极影响

    ①在不触动腐朽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②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③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④洋务派经营的近代工业企业,是以不改变封建生产关系为前提的。所办企业,具有很强的对外依赖性、封建性和一定程度的垄断性。

    专题三:(核心素养)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1、从“唯物史观”角度全面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①对中国而言,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中华民族的危机愈加深重,国内掀起救亡运动高潮。

    ②对日本而言,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它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对外扩张更加疯狂。

    ③对远东而言,远东的政治格局发生改变,日本国际地位迅速上升,中国国际地位大幅度下降,同时列强对远东的争夺更趋激烈。

    2、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①政治上,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如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②经济上,出现了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热潮。

    ③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

    问答

    (一)阅读教材P96“史料阅读”:说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标准有哪些?有何积极意义?

    答案提示:

    标准:按人口多少;男女平等;好田与坏田搭配。

    意义: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有利于调动农民阶级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二)阅读教材P97“学思之窗”:阅读上述史料,你能理解洋务新政的目的吗?

    答案提示:

    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抵抗外来侵略。

    (三)阅读教材P98“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结合图片,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

    答案提示:

    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和威海卫战役。

    拓展

    1、阅读“金田起义浮雕”(见教材P95)

    信息解读:金田起义浮雕反映了中国农民阶级为反抗封建压迫而奋勇起义的史实,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对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阅读“《天朝田亩制度》中的一页”和“《资政新篇》书影”(见教材P96)

    信息解读:《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前者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后者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二者均未实施。

    3、阅读“洋务派办的军事企业之一——金陵机器制造局内部”(见教材P97)

    信息解读:图示是金陵机器制造局自制的格林炮,反映了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建造军事工业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