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 第16讲国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轮复习(课件)

    阶段五 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 16 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晚清魏 源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课程标准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层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一、课标解读1 、课程标准(1) 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 认识社会各阶层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2 、复习重点( 1 )“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 )太平天国运动……

    [ 第16课 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 txb 大小:6.96MB 类型:文本 评分: 5分 时间:2024-05-21 07:22:27
  • 第15讲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省心备考】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过过(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

    第二模块 中国近代史 (1840 年— 1949年 )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 年 —— 1919 年 ——194鸦片 9 年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名称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革命目标革命前途革命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资本主义 世界资革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的 社会主义 世界无革的一部分国家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年)一种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

    [ 第16课 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 txb 大小:5.17MB 类型:文本 评分: 5分 时间:2024-05-17 07:35:51
  • 第18课 挽救民族的危亡(课件)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甲午国殇引发普遍民族觉醒第 18 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戊戌维新运动( 1895—1898 年)(一)背景:1. 政治:《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2. 经济和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3. 思想: 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维新思潮兴起。(二)序幕: 1895 年“公车上书”。(三)高潮:“百日维新”( 1898.6.11 明定国是, 1……

    [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txb 大小:3.86MB 类型:文本 评分: 5分 时间:2022-10-27 18:53:07
  •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件)

    近代史分期晚清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年 1年 1111899994112402979年年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知识分子 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 改革派 洋务运动(——道光宣统)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第五单元资产阶级:戊戌变法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外历史刚要》上第 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程标准目录1. 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1.19 世纪中期的世国社会的影响。界2. 认识林则徐、魏……

    [ 第16课 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 txb 大小:3.67MB 类型:文本 评分: 5分 时间:2022-10-18 17:01:59
  •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材)

    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维新思想很快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

    [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txb 大小:0.02MB 类型:文本 评分: 5分 时间:2021-08-08 10:45:36
  • 第17课 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教材)

    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为什么刻上了这样一幅浮雕?因为以金田起义为开端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

    [ 第17课 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 ] txb 大小:0.02MB 类型:文本 评分: 5分 时间:2021-08-08 09:42:47
  •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材)

    19世纪初,英国从中国大量输入茶叶和生丝,而销往中国市场的棉纺织品有限,对华贸易出现逆差,便借助鸦片走私寻求贸易平衡。英国商人从鸦片贸易中获得极高利润,不顾清政府禁令,向中

    [ 第16课 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 txb 大小:0.02MB 类型:文本 评分: 5分 时间:2021-08-08 09:18:19
  • 第11课时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轮)(课件)

    问题思考:甲午战争前后列强侵华的变化(1) 侵华目的的变化①两次鸦片战争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市场的要求。②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目的是扩大资本输出,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则以镇压义和团和维护各自在华侵略权益为主要目的。(2) 侵华基本特征的变化①从战争的发动者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的变化。②从战争的影响来看,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一次比一次严……

    [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txb 大小:2.68MB 类型:文本 评分: 5分 时间:2021-05-27 14:2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