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间:从武人政治向文臣政府发展,探究宋代“儒将”观念转变

文档 文武之间:从武人政治向文臣政府发展,探究宋代“儒将”观念转变

从宋代开始,"儒将"已经被人们视为一个特殊的将领群体,宋代是一个儒将辈出的时代。随着"儒将"一词的日渐流行,儒将的褒义色彩日益浓厚,关于"儒将"的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宋代"儒将"观念,经历了数次变迁。宋代"儒将"观念既是宋代特殊政治、军事、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又折射出宋代文武关系的变迁。

一、北宋初期"儒将"观念

1、宋代"儒将":与"武夫"相对的士大夫掌军者

北宋建立后,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人拥兵自重的历史教训,宋太祖、宋太宗大力加大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重用文臣、以文制武。经过太祖、太宗两朝的努力,重文抑武的政治格局得以建立和完善,整个社会都开始弥漫着浓厚的重文轻武的气息。

24d416b52db640f9a195e4eb61223f96.jpeg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儒将"的含义便与"武夫"尖锐对立起来,"儒将"一词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的"专用名词",而"儒将"之"儒"强调的是其科举出身与文臣身份。

北宋初期的"儒将"含义较为宽泛,既包括出身儒生的文士统兵者,也包含"恂恂若儒生"的武将。"恂恂"即恭谨温顺是这一时期"儒将"身上鲜明的标签。

在"儒将"概念产生之前,人们即已注意到一些将领身上"恂恂"即恭谨温顺的特质,宋代是"儒将"观念得到普遍接受和传播的时期,宋初人们观念中的"儒将",也非常强调这种恭谨温顺的"恂恂"特质。

2、宋初朝廷对"儒将"的提倡与期待

宋初朝廷对"儒将"多有提倡,而这种提倡与宋初的政局密切相关。宋太祖采用"崇文抑武"的国策,努力构建文武平衡的局面。宋初"介于重武轻文和重文轻武两者之间,处于从武人政治到文臣政府必经的转换阶段"。宋太祖在制度性举措而外,还着力提倡"令武臣读书",试图以此消除"武将"的桀骜不驯之气,使其明晓君臣大义。

14e036b253f0491d88dd45b1f06aaa15.jpeg

宋太宗

宋太宗对武将采取进一步的防范和抑制措施,"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崇文抑武遂成为太宗巩固自身统治的途径。太宗同样大力提倡"才兼文武"的"儒将",只是这种"儒将"的内涵已悄然偏向统兵的文臣。而随着这种政策的转向,崇文抑武的格局在太宗朝后期悄然开始形成。

二、北宋中后期"儒将"观念

1、异于"武夫":北宋中后期"儒将"含义的转变

北宋中后期随着崇文抑武格局的日益巩固,"儒将"的含义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日益与"武夫"尖锐对立起来,专指文资出身的士大夫统军者。"儒将"一词渐成为文人士大夫的"专有名词","儒将"之"儒"强调的是其科举出身与文资身份。

在北宋中后期关于"儒将"的诸多文献中,我们都能清晰地看到"儒将"含义的这种转变,诸如"擢儒将与武夫参用"、"自古乘塞御敌,必用骁猛,招徕抚养,多在儒将"之类的文武对举的表述屡见不鲜。

狄青早年在宋夏战争中屡立战功,后因平定广南的功绩,被宋仁宗拜为枢密使, 成为北宋罕见的能担任枢密使的武将。狄青虽出身行伍,但折节读书、通晓兵法,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而且他颇有智略,为人又忠谨有素,这样的条件在宋初是可以称得,上"儒将"的。但终北宋之世,罕有视狄青为"儒将"者。

2776b5cc4053421bbe2b980216bbd733.jpeg

狄青

欧阳修以鄙夷的口吻称狄青"出身行伍、号为武勇"、" 如青所为,尚未得古之名将一二""青本武人,不知进退"。欧阳修如此鄙夷狄青,再三强调其"武人"身份,显然在其心目中狄青这样的"武人"根本没有资格被称"儒将"。

武将们自己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狄青就曾沉痛地感叹道:"韩枢密功业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而进士及第、文资身份,便是横在狄青与"儒将"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也是北宋中后期所有出身行伍的将领与"儒将"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2、身份与角色:文臣士大夫对"儒将"概念的阐扬儒将"在北宋中后期是一个高频词汇,多次出现于朝堂上围绕西北战事和"边帅"问题展开的论争中。文臣士大夫们通过对"儒将"概念的阐扬来论证文臣统兵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消解武将作为方面军统帅的正当性,而正是在这-论争过程中,"儒将"概念发生转换并且变得日益盛行。

宋真宗、仁宗年间,边境不宁,契丹、西夏迭次寇边,对北宋国防构成重大威胁。随着边境局势的恶化,朝廷上下对当时河北、西北战场武帅的表现非常不满,文臣士大夫们纷纷主张任用文臣来主持沿边各路军务,"请用儒将"的呼声- -时高涨。在连篇累牍的呼吁任用儒将的奏疏中,文臣士大夫们从自身诉求出发对于"儒将"的身份与角色进行了重新的阐释。

e0d1267418b640a388c3e8f21853c0f8.jpeg

强调"儒将"的文资身份,以文资出身作为"才兼文武"的必要前提。北宋中后期被誉为"儒将"的统兵文臣如范仲淹、韩琦等都十分重视自己的文资身份,坚决拒绝朝廷将他们转换为武资的意图恩。这种"文不换武"的现象并非孤例,而是"崇文抑武"的必然后果。士大夫们对"儒将"文资身份的宜扬,既使得"儒将"含义日益收窄,成为文臣士大夫的"专有名词",也反过来助长了社会上重文轻武的风气。

强调"儒将"、"儒帅"作为方面统帅的地位,而将武将置于"偏裨"、"斗将"的位置。士大夫们一方面强调"儒帅"统揽大局、才兼智勇的特点,"儒将古所重,料兵如转丸";另-方面则突出强调武将"恃勇无谋"国,缺乏智略,难堪统帅之任。

总而言之,文臣士大夫们对"儒将"的阐释与鼓吹使得北宋中后期"儒将"的概念较之宋初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成为专指"文资出身的士大夫统军者"的名词,从而将武夫、武将拒斥于"儒将"概念之外。而这种阐扬背后的动因,一言以蔽之. , 主要在于巩固和强化朝廷"与士大夫治天下"四以及崇文抑武的政治格局,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

三、南宋时期"儒将"观念

1、"崇诗说礼":南宋时期"儒将"标准的悄然放宽

南宋时期,"儒将"的含义再度发生微妙的变化,"儒将"在主要指涉出身文臣. 而统兵者的同时,也包含虽身居武职但"崇诗说礼"的将领。质言之,"儒将"的标准较之北宋中后期在悄然放宽。

3d32e68940d945b7a62ca4c58aeda4d0.jpeg

这种"儒将"概念的放宽在许多文献中都能体现出来。宋理宗时期的策论集《群书会元截江网》中的《儒将》篇将狄青、马知节列为"儒将",《将帅》篇中又称赞狄青、曹玮等将领"知书",这与北宋时期欧阳修等人拒斥狄青、将其视为"粗勇武夫"的态度不啻为天壤之别,从中我们不难窥见"儒将"观念随着时代变迁所发生的生动变化。

南宋时期"儒将"的含义与宋初相比,虽然都较为宽泛,一定程度上淡化文武出身之别,但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宋初"儒将"之"儒"偏向"恂恂"即恭谨温顺的性格特质;而南宋时期的"儒将"则偏向"崇诗悦礼" 之将,"儒将"之"儒"不乏"儒学"之意蕴。

2、"靠拢"与"接纳":武将势力膨胀背景下的"儒将"话语

南宋时期"儒将"概念较之北宋中后期发生的微妙变化,折射出的是这一时期文武关系的变动,尤其是武将势力的膨胀。

南宋初年,"中兴四将"等武将各自拥兵称雄,不仅拥有统帅军队的全权,还可以自行招募新兵;其军队还出现了"部曲化"的倾向,动辄以"某家军"名之,最典型的如"岳家军"。事上势力膨胀的同时,武将们在政治上也得到了较高的地位。

武将势力的膨胀自然引起了皇帝和土大夫们的忧虑,于是就有了皇帝与部分士的罪名害死岳飞并迫使韩世忠等人长期赋闲,在一定程度上对武将势力的膨胀起到抑制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武将们主动向"儒将"形象靠拢。

bdf6de964c2143f9b4b5e1838888c253.jpeg

在这一时期,许多武将的墓志铭或祭表文中,武将们被刻意赋予了一些"儒将"的特质,比如"崇诗说礼"、"宽衣解带"、"雅歌投壶"等。文臣们则心态复杂地选择接纳,而不再像以往的那样决绝地将武将拒斥于"儒将"概念之外。

南宋时期的"儒将"作为一种政治话语,不再是文武尖锐对立状态下文臣士大夫们用以拒斥武将、巩固崇文抑武格局的概念工具,转而成为武将们用以提升自身社会评价、文臣们籍以缓和文武关系的一种话语选择。

四、结语

宋代"儒将"观念的演变,折射出的是宋代历史环境下文武关系的变迁。在两宋三百余年间,朝廷、文臣士大夫和武将三方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和利益考量出发,对"儒将"采取推崇、阐扬和靠拢的态度,使得"儒将"的社会评价和美誉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儒将"观念日益渗入人们的生活,同时兼具政治话语、文化审美意象这两重维度。

宋初社会处于从武人政治向文臣政府转变的阶段,"儒将"的含义较为宽泛,兼括文武。而到了北宋中后期,文臣士大夫在文武关系中已处于强势地位, "儒将"含义遂与"武夫"相对,强调其科举出身和文资身份。而南宋时期随着武将势力的膨胀,在严峻的军事、政治形势下人们对"儒将"的评价也趋于务实。

 阅读全文
内目
收藏

通用的占位符缩略图
昵称:txb
姓名:田牛
邮箱:txb_2008@163.com
电话:13854669201
历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在这条长河里遨游,会领略到人类灿烂文明的无限风光。追本溯源,探寻这条长河的源头,会把握人类发展的来龙去脉;观看长河的波澜,你会感叹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豪迈与艰辛;俯瞰长河的蜿蜒曲折,你会感受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没落的沧桑;遥望长河走势,你会为光明战胜黑暗,新生战胜腐朽而欢欣鼓舞。 历史是一个上演过无数威武雄壮话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各类杰出人物淋漓尽致的表演,展现他们的英姿:政治家雄韬伟略,平治天下;思想家真知灼见,彪炳千古;军事家金戈铁马决胜千里;科学家聪明睿智,造福万代;文学家才华横溢,名著遗后;艺术家巧夺天工,明珠璀璨。观看他们的表演,我们无疑会受到沁人心脾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
大作
明日君再来
功能开发中
目录
最新公告

关于本小栈

时间:2021-10-30-作者:txb

本站基于互联网历史教学形式探索研究。欢迎同仁同行参与交流!

扫描下载app

站长手机、微信:13854669201

qq:59774608

田希彬:山东垦利第一中学教师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QQ群:611102357 

微信搜索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