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栏目
-导入word -添加套题 -题库tags
  • 【选择题】下列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下列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实现富国强兵是其基本出发点       B.其改革从根本上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

    C.改革彻底解除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D.变法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归档:/课程/高中统编/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 题型题库 ] txb 贡献者:txb 耗点:0 类型:选择题 难易:简单 时间:2020-09-01 18:01:33 答案 添加到试题篮
  • 【选择题】有学者统计,北朝正史记载的男女双方均有姓名可考的族际通婚共241起,仅北魏一朝就有121起,其中鲜卑与汉族通婚占绝大多数

    有学者统计,北朝正史记载的男女双方均有姓名可考的族际通婚共241起,仅北魏一朝就有121起,其中鲜卑与汉族通婚占绝大多数。这一现象(  )

    A.是北魏改行汉制的结果             B.属于纯粹的政治联姻

    C.加快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D.解决了民族歧视问题

    归档:/课程/高中统编/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 题型题库 ] txb 贡献者:txb 耗点:0 类型:选择题 难易:简单 时间:2020-09-01 18:00:22 答案 添加到试题篮
  • 【选择题】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推动了民族融合;有人则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和消极的汉化,最终导致国家的衰亡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推动了民族融合;有人则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和消极的汉化,最终导致国家的衰亡;也有人在肯定他汉化改革的同时,又对其不加区别的吸收汉文化表示批评。这些认识说明(  )

    A.研究者叙述历史的主观性           B.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

    C.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           D.从不同评价中就能发现真相

    归档:/课程/高中统编/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 题型题库 ] txb 贡献者:txb 耗点:0 类型:选择题 难易:简单 时间:2020-09-01 17:58:42 答案 添加到试题篮
  • 【选择题】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3.(2018·山东菏泽高二第二学期期中·4)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归档:/课程/高中统编/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 题型题库 ] txb 贡献者:txb 耗点:0 类型:选择题 难易:简单 时间:2020-09-01 17:57:09 答案 添加到试题篮
  • 【选择题】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

    (2020·全国Ⅱ卷高考·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 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 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戍。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9分)

    归档:/课程/高中统编/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 题型题库 ] txb 贡献者:txb 耗点:0 类型:选择题 难易:简单 时间:2020-09-01 17:52:40 答案 添加到试题篮
  • 【材料题】2020.全国卷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苏绰(498~546),武功(今陕西扶风)人。他“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深受西魏执政者宇文泰信任,委以政事。西魏立国之初,疆域狭小,民族关系复杂,经济文化落后。为强国富民,苏绰建议减官员、置屯田,并创“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为后世财政、会计领域长期沿用。他又制定“六条诏书”,包括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等内容,宇文泰“甚重之,常置诸座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通过“六条诏书”等改革,西魏成功凝聚起民心,由弱变强,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乃至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苏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在“积思劳倦”十余年后,苏绰因病去世,宇文泰“痛惜之,哀动左右”。

        ——据《周书》

    (1)根据材料,简析苏绰被宇文泰倚重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条诏书”的历史意义。 (7分)

    归档:/高考
    [ 题型题库 ] txb 贡献者:txb 耗点:0 类型:材料题 难易:简单 时间:2020-07-31 14:45:02 答案 添加到试题篮
  • 【材料题】2020.全国卷1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巴黎和会上,瓜分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时,法国坚持要占有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摩苏尔在内的大叙利亚。英国反对,认为大叙利亚的面积过大。即使法国放弃对巴勒斯坦和摩苏尔的要求后,英国仍不同意大叙利亚计划,逼得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这样一来“留给劳合·乔治选择的只有枪或剑了”。

    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发生的争执及其实质。(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英法争执,评价威尔逊的委任统治主张。(8分)

    归档:/高考
    [ 题型题库 ] txb 贡献者:txb 耗点:0 类型:材料题 难易:简单 时间:2020-07-31 14:45:02 答案 添加到试题篮
  • 【材料题】2020.全国卷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表2  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

    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
    商人通例(1904年)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
    公司律(1904年)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9分)

    归档:/高考
    [ 题型题库 ] txb 贡献者:txb 耗点:0 类型:材料题 难易:简单 时间:2020-07-31 14:45:02 答案 添加到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