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材料题】标准试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战后人才的跨国流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跨国人口流动日益活跃,其范围逐渐覆盖了全球五大洲。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中,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科技人才的战争。其中,美国一马当先,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积极网络外国人才,到20世纪末,吸引外来人才成为美国移民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跨国迁移的人口从1965年的7500万增至1990年的1.2亿,到2007年,约有2亿人口生活于出生国之外,占全球人口的3%。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代永久性改变住址的跨国移民中,多数流向欧美发达国家并对其人口增长影响甚大。——摘编自梁茂信《二战后专业技术人才跨国迁移的趋势分析》
具有学士学位及其以上学历的移民占圭亚那移民中的 76.9%、牙买加移民中的72.6%、几内亚比绍移民中的70.3%、海地移民中的68%、莫桑比克移民中的52.3%、尼日尔移民中的57%、印度移民中的54%、埃及移民中的53%、马来西亚移民中的53%、赞比亚移民中的51%、南非移民中的51%。
——摘编自梁茂信《美国移民史新论》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二战后人才跨国流动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人才跨国流动的认识。(8分)
归档:/课程/高中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下) -
【开放题】标准试题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1919年4月12日,莫斯科喀山铁路编组车站机车库的13名共产党员和2名工人经过1夜的义务劳动,修复了3台机车。消息传出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由于这天是星期六,参加劳动的又是共产党员及其同情者,故被称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列宁得知这一事迹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伟大的创举”,且进行了大力推广。列宁指出这一创举的意义就在于工人阶级不计报酬从事额外工作的共产主义精神,就在于工人阶级自觉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首创精神。
——摘编自杨会清、任慧琴《党史上最早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等
100年前的1919年,在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下发生了一件具有巨大历史价值的事件,这就是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历史已经过去了100年,这一事件似乎已经被历史的尘埃淹没,鲜有人提及。实际上,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具有的历史价值毋庸置疑,其具有的时代意义需要我们深入挖掘。
——摘编自辛向阳《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及其当代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进行阐释。(13分)
归档:/课程/高中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下) -
【开放题】标准试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3月25日是奴隶制和跨大西洋贩卖奴隶行为受害者国际纪念日。作为历史上最可怕的危害人类罪之一,这一贩奴行为合法持续了400多年,到19世纪才停止。2023年,值联合国大会为此纪念日举行活动之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教育是打击种族主义“最有力的武器”;我们通过教授奴隶制的历史,帮助防范人类最邪恶的冲动。我们通过纪念奴隶制的受害者,让那些曾被无情剥夺了尊严的人恢复一定程度的尊严。——摘编自联合国官方网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奴隶贸易·反思”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正确,条理清晰。)归档:/课程/高中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