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 原文

    选官制度

    曹魏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这样,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省六部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赋税制度

    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讲解

    选官制度

    (一)九品中正制

    1、创立:曹魏。

    2、特点:

    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演变为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

    3、作用:

    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二)科举制

    1、创立:

    ①隋朝建立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2、发展:

    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影响:

    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省六部制

    1、历程: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注释】注意:三省制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而不是隋唐。

    ②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③唐太宗时,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2、职能:

    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3、意义:

    ①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②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赋税制度

    1、魏晋:

    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食和绢帛。

    2、北魏:

    孝文帝改革时,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3、唐初:租庸调制

    ①内容:赋税征收对象为21——59岁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②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4、唐中后期:两税法

    【注释】分夏、秋两季征收。

    ①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②实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③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为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④影响: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专题

    专题一: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1、选官制度的演变

    先后经历夏商周的世袭制、战国的军功爵制、西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来的科举制。

    2、选官制度的趋势

    ①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②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③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专题二: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1、特点

    ①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职掌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经由三省处理。

    ③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2、作用

    ①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②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③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提高唐朝办事效率。

    专题三:(核心素养)中国古代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

    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汉代的中枢政务机构

    汉初以来,汉承秦制,丞相权力很大,威胁到皇权,汉武帝为进一步分散和限制相权,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于是,与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得以形成。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中央机构。

    2、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古代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

    ①中国古代的中枢政务机构在各朝代之间既有继承,又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汉代就有“汉承秦制、有所损益”;隋朝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唐朝建立后,承袭隋制,虽略有所改,但基本上没有突破隋代模式。

    ②古代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也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问答

    (一)阅读教材P40“思考点”: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

    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征税的主要标准由人丁转为财产。

    (二)阅读教材P41“学思之窗”:科举制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何影响?

    答案提示:

    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改善了用人制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拓展

    1、阅读“唐三彩文官俑”(见教材P38)

    信息解读:唐朝葬俗中,人去世后多随葬各种明器,其中文官俑、武士俑、镇墓兽较为常见。文官俑多长袍大袖,双手拱立,神情肃穆庄重,颜色以褐、绿、白为主。主要反映唐朝时期科举制的发展以及陶瓷业的进步。

    2、阅读“西安大雁塔唐朝进士题名帖”(见教材P39)

    信息解读:“雁塔”即大雁塔,在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所建。唐朝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故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说明唐代科举制进士科成为重要的考试科目。

    3、阅读“唐朝三省位置图”(见教材P39)

    信息解读:太极宫是隋、唐两代的皇宫,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列左右,尚书省稍远,分别体现其决策和执行职能。便于与皇帝共议国事,反映了唐代中央机构的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