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栏目
-导入word -添加套题 -题库tags
  • 【选择题】新中国外交发展史

    1 . 材料:

    202312250735145425.png

    回眸已经过去的20世纪,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如果亲历那个时代,你会热血沸腾,豪情满怀。以上六幅图片为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六个精彩的时刻。请你任选其中一幅图片,解读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以20世纪一名新闻记者的身份走进历史,还原历史上的那一精彩时刻,为当时的报纸写一篇新闻稿。要求:(1)内容丰富,包含主要历史事件的背景、时间、人物、过程、意义。(2)应该有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评价。(3)应具有新闻稿的一般格式,字数不少于300字。

    归档:/课程/高中统编/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第4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
    [ 题型题库 ] txb 贡献者:txb 耗点:0 类型:选择题 难易:简单 时间:2023-12-25 07:40:53 答案 添加到试题篮
  • 【开放题】宋朝定都问题

    (2021·山东高考·1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封:仅据天下之冲,还是奠万世之基?

    材料一
    (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阳,有意迁都于此,甚或迁都长安,并就此与大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李怀忠曰: “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洛阳),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
    晋王亦曰: “迁都未便。 ”
    宋太祖曰: “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
    晋王又曰: “在德不在险。 ”
    宋太祖曰: “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材料二

    20210713200348_4771.png

    图3 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

    20210713200414_4301.png

    图4 黄泛区示意图

    ——据邓小南等《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分析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12分)

    归档:/课程/高中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 题型题库 ] txb 贡献者:txb 耗点:0 类型:开放题 难易:简单 时间:2023-12-21 08:13:35 答案 添加到试题篮
  • 【开放题】人口增长

    202312180818294122.png

    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中任选其一,提炼一个关于人口增长变化特点的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

    归档:/课程/高中统编/经济与社会生活/2.6 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 题型题库 ] txb 贡献者:txb 耗点:0 类型:开放题 难易:简单 时间:2023-12-18 08:19:26 答案 添加到试题篮
  • 【材料题】古代疫病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4 汉末疫情表(部分)

    202312171726016278.png

    (1)根据材料,概括汉末疫情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8分)
    (2)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汉末政府救治疫病的认识。(6分)

    归档:/课程/高中统编/经济与社会生活/2.6 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4课 历史上的疾病与医学成就
    [ 题型题库 ] txb 贡献者:txb 耗点:0 类型:材料题 难易:简单 时间:2023-12-17 17:26:58 答案 添加到试题篮
  • 【开放题】近代铁路

     (2024·山东新高考9月联考·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312171718418754.png

    结合材料,以 “铁路·缩影 ”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归档:/课程/高中统编/经济与社会生活/2.5 交通与社会变迁
    [ 题型题库 ] txb 贡献者:txb 耗点:0 类型:开放题 难易:简单 时间:2023-12-18 16:11:42 答案 添加到试题篮
  • 【材料题】蔡元培与女学

    (2024·山东潍坊期中·1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蔡元培与女学

    材料一
    本校初办时(1902年),在满清季年,含有革命性质。盖当时一般志士,鉴于满清政治之不良,国势日变,有如人之稚重病,恐其淹久而至于不可救药,必觅良方以治之,故群起而谋革命。革命者,即治病之方药也。上海之革命团,名中国教育会。革命精神所在,无论其为男为女,均应提倡,而以教育为根本。故女校有爱国女学,男校有爱国学社,以教育会会员担任办理之责,此本校校名之所由来也……辛亥革命时,本校学生,多有从事于南京之役者,不可谓非教育之成效也。

    ——摘自蔡元培《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

    材料二

    爱国女学校课程设置

    202312171709403600.png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蔡元培创办爱国女学校的目的进行解读。(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爱国女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8分)

    归档:/课程/高中统编/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 题型题库 ] txb 贡献者:txb 耗点:0 类型:材料题 难易:简单 时间:2023-12-17 17:10:55 答案 添加到试题篮
  • 【开放题】分阶段阐述蔗(砂)糖在西方传播的现象

    (2023·广东清远高一下期末·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世纪早期,阿拉伯人将印度的甘蔗带入欧洲地中海沿岸,此前蜂蜜一直是欧洲人生活中的主要甜味来源。之后,甘蔗的栽培技术和制糖技术也更为广泛地传到欧洲。当时,味道甘美、颜色洁白的砂糖和蜂蜜一样,是高价商品,在欧洲社会上层阶级间流传。以16世纪的英格兰为例,当时蔗糖价格十分高昂,是贵族阶层的专属奢侈品,贵族们甚至以一口烂牙为荣。

    由于砂糖贸易利润巨大,而且甘蔗需要在气候条件适宜的热带地区种植,于是,英法等欧洲国家争相在美洲殖民地建立了无数的甘蔗种植园。到了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种植园中糖生产的扩大化,糖的价格在欧洲逐渐变得低廉。
    另外,到了19世纪初期,为了减少对殖民地糖供应的依赖,欧美国家本土也开始竞相栽种甜菜、改良甜菜品种。由此,原来仅作为少数上流阶层的饮食调味品、药品或礼仪用品的砂糖,逐渐变成了人们可以日常获取的物品。

    ——摘编自郭歆《国家人文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阶段阐述蔗(砂)糖在西方传播的现象,并得出结论。(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归档:/课程/高中统编/经济与社会生活/2.2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 题型题库 ] txb 贡献者:txb 耗点:0 类型:开放题 难易:中等 时间:2023-11-28 09:00:44 答案 添加到试题篮
  • 【材料题】工业革命与生产组织变革

    (2023·湖北黄冈、黄石、鄂州高一下期末·17)【工业革命与生产组织变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产业组织方式的变迁是伴随着生产技术的变迁而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将分散的家庭作坊、手工工场转向纵向一体化的工厂模式,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许多大型企业集团。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为适应全新生产方式,无论是产业内部还是产业之间都将呈现出组织方式的新趋势: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和市场中,企业通过网络,跨越边界与环境相联系已成为最经常、最普遍的现象。

    ——摘编自兰建平《第三次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产业组织方式的影响》等

    202311271844422476.png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三次科技革命引发的生产组织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工业革命、组织变革和企业理论创新演进的规律。(6分)

    归档:/课程/高中统编/经济与社会生活/2.2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 题型题库 ] txb 贡献者:txb 耗点:0 类型:材料题 难易:简单 时间:2023-11-28 09:07:10 答案 添加到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