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9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
260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
261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
课件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11页)(复习简化)(课件)
11古代战争与 地域文化的演变亚历山大东征( BC334 年 -BC323 年)希腊文明希腊城市底比斯被夷为平地印度文明波斯古城波斯波埃及文明波斯文明利斯遭到劫掠,腓尼基名城波斯王国被烧毁推罗大屠杀亚历山大东征( BC334 年 -BC323 年)“ 希腊化时代”( BC330-BC30 )亚历山大确实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仿效希腊”。描绘这一时代的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就是,它是把希腊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到东方非希腊世界的一个时代。——[ 美 ] 杰克逊 ·J……
-
课件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35页)(复习)(课件)
第 11 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标要求】了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战争带来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 356 年—前 323 年 6 月),即亚历山大三世,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国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 · 巴卡,恺撒大帝,拿破仑)。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以其雄才大略,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而横扫中东地区,不费一兵一卒而占……
-
课件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复习)(课件)
9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 交流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陕西出土罗马金币和波斯银币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古罗马的恺撒大帝去剧场看戏。他身上那件—— 唐 张籍《凉州词》绚丽夺目的长袍使所有的观众目瞪口呆。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皇帝的新装赞不绝口 , 连看戏都没有心思了。一打听 , 才知道那件漂亮的【思考】这组材料说明了什么?长袍是用中国丝绸制作的。从那以后 , 华丽的中国丝绸在欧洲各国出了名,人们把中国叫做“丝绸之国”。凯撒大帝是当时的罗马统治中西之间存在着贸易……
-
课件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
高中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 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 10 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马来西亚巴生港自由贸易区新课程标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时空观念世界市场国际分工和贸易初步形成格局基本形成世界贸易受挫 世界贸易虽有曲折但迅猛发展150176 184 187 191 1918 1939 194 1947 197 199 199500054新航路开辟815两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关贸总协定冷战结束殖民扩……
-
课件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复习课件)(课件)
第 10 课目录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标解读1. 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的形成过程。2. 从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角度理解商品与文化交流的关系。世界贸易:又称国际贸易 , 是指商品、生产、货币、劳务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换活动。目录目010全球贸全球 易网的贸易形成网的形成时空观念020 商品流动商品流 与文动与 化交流文化交 国际流国 化际化世界市场国际分工和贸易初步形成格局基本形成世界贸易受挫 世界贸易虽有曲折但迅猛发展150176 184 187 191 1……
-
课件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复习)(课件)
高中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 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 2 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新课程标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 佛教传入,日渐本土化( 1 )开始:两汉之际,来自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2 )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 佛教传入,日渐本土化( 3 )完成本土化:隋唐时期 , 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 , 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 4 )由盛转衰:宋明时……
-
课件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30页)【课件5】(万宝奎)(课件)
高中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 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 15 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古希腊遗址阿波罗神庙新课程标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持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的重要意义。知道《世界遗产公约》的重要意义。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文化遗产: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
-
课件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件)
导入你知道我们这儿或者你老家过年的习俗有哪些吗?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习俗的?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 14 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标要求: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作者:北滘中学 周柳坤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了解文化传承各种载体的发展历程,理解各种载体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2. 认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明确文化自信是文化传承的保证,理解文化传承对扩大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作用。学习内容目……
-
文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对象化的过程与结果,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制和内在心智、德性的塑造,前者表现为器用层面,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构成文化大厦的物质基石,即物质文化;后者表现为观念层面,即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文化的精神内核,即精神文化。介于两者之间的,还有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前者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构的各种社会规范、典章制度,后者指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风习、礼俗等行为模式。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层面的文化,是广义文化;作为不停运行的广义文化在观念领域摹本的精神文化,是狭义文化。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