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9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
260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
261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
课件
-
课件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课件)
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 7 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目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录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近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 , 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新课导入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逐渐创造了地域文化。近代欧洲人的殖民扩张改变了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结构 , 造成了非洲人口的严重……
-
课件
第4课_欧洲文化的形成(52页)(课件)
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 4 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壹 文明的源头—— 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信仰的禁锢贰目—— 中古西欧文化录CONTENTS传承与融合叁—— 拜占庭俄罗斯文化【课程标准】了解古代欧洲的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欧洲对人类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新课导入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德 亚亚底 苏色历里图 柏历格诺 家 史士拉山拉芬学多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大尔 拉斐数学家托毕赫、数希 数哲勒达拉天斯学亚 帕 学特学阿密哥克 家数文家提 家基……
-
课件
-
课件
第2课_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件】(45页)(课件)
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 2 课中 华 文 化 的 世 界 意 义目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录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课标要求】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 , 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时 空 坐 标特点:阶段主题明显;主动—被动—主动;双向交流导入新课世界因交流而精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由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
-
课件
第1课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44页)(课件)
舞蹈《唐宫夜宴》由郑州歌舞剧院舞蹈编导陈琳创作, 14 名女舞蹈演员,用婀娜多姿、秀逸韵致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的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欣赏“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别样丰腴身韵审美风姿的同时,感受中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南宋)朱熹选择性必修 3 第一单元第 1 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习目标【唯物史通过学习,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析春秋战国大变革;运用社观】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原理,辩证的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
-
课件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复习)(课件)
一战( 1914-1918 年),是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该战主要是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和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和美国)之间的战斗,参战国(含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共 33 个,约 6500 万人参战,超过 3000 万人伤亡,物资总损失达 4 万亿美元。一、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一战前,部分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愿望和行动。一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原因……一战客观上将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各地。………一战后期,…………
-
课件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29页)(复习)(课件)
第 12 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程标准】了解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战争带了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回顾历史 探寻奥秘 温故知新北美独立战争时间: 1775 年— 1783 年拿破仑战争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运动发生时间: 1803 年— 1815 年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经济发展地点:欧洲、北非、北美、大西洋、导火线: 1773 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印度洋等开始标志: 1775 年 4 月莱克星顿枪声参战方:法国……
-
文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对象化的过程与结果,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制和内在心智、德性的塑造,前者表现为器用层面,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构成文化大厦的物质基石,即物质文化;后者表现为观念层面,即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文化的精神内核,即精神文化。介于两者之间的,还有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前者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构的各种社会规范、典章制度,后者指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风习、礼俗等行为模式。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层面的文化,是广义文化;作为不停运行的广义文化在观念领域摹本的精神文化,是狭义文化。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