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 导言课
-
76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
77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
84 活动课
-
85 月考与复习试卷
-
86 期中试卷
-
87 期末试卷
-
88 全册综合性资料
-
95 全册综合性资料
-
89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
91 第3单元 法律与教化
-
94 第5单元 货币与税收
-
100 2.5 交通与社会变迁
-
101 2.6 医疗与公共卫生
-
102 全册综合性资料
-
103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104 第二单元 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
105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
106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
107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碰撞
-
108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109 活动课 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
110 全册综合性资料
-
111 1.1 历史与历史学
-
112 1.2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
113 1.3 史学的优秀传统
-
114 1.4 读史常识举要
-
115 1.5 历史探究的主要方法
-
116 1.6 历史的解释与评判
-
118 全册综合性资料
-
120 2.2 文献史料研读
-
121 2.3 实物史料研读
-
122 2.4 口述史料研读
-
123 2.5 图像史料研读
-
124 2.6 现代音像史料研读
-
125 2.7 数字资源的利用
-
126 全册综合性资料
-
课件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一轮)(课件)
民族危机挽救危机1840 1842 1851 1856 1858 1860 1861 1894 1895 1898 1900 1901 1911发 第《太第《《洋甲《戊八《一南平二天北务午马戌国辛辛次京天次津京运战关变联丑亥鸦条国鸦条条动争条法军条革片约运片约约兴爆约、侵约战》动战》》起发》义华》命争签爆争签签签和签爆订发爆订订订团订发运动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 19 课 辛 亥 革 命狭义的辛亥革命19 世纪末1911 年 10 月 10 1912 年 3日月广义的辛亥革命一资产……
-
课件
第11课时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轮)(课件)
问题思考:甲午战争前后列强侵华的变化(1) 侵华目的的变化①两次鸦片战争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市场的要求。②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目的是扩大资本输出,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则以镇压义和团和维护各自在华侵略权益为主要目的。(2) 侵华基本特征的变化①从战争的发动者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的变化。②从战争的影响来看,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一次比一次严……
-
课件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轮)(课件)
19 世纪中期,用李鸿章的话说:“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用 16 课所学知识对这句话进行解读。1858 《瑷珲条约》割 1860 《北占京条约》割1860 《北占京条约》和1864 年割占1860 英法攻占北京敢问路在何方?1842 英国1858 法国割占香港岛开始侵略越南新课程标准:1.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 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一 . 太平天国运动( 1……
-
课件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轮)(课件)
第 8 课时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盛世滋生图(局部)课程标准: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时空框架】明清时期( 1368 年— 1840 年,即公元 14 世纪到公元 19 世纪)1 、明朝: 1368 年朱元璋建立, 1644 年明亡。2 、清朝: 1636 年,皇太极改国号金为清。 1912 年清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阶段特征】( 1 )从中国自身发展看,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
-
课件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一轮)(课件)
第 7 课时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到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面临的危机。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 明朝的建立 1351 年,元朝红巾军起义爆发。高筑墙 1353 年,朱元璋参加郭子广积粮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缓称王 1368 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
-
课件
-
课件
第5课时 两宋的政治与军事、辽宋金元的统治(课件)
第 5 课时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辽夏金元的统治课程标准:了解北宋中央集权加强,认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内容。了解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时间 960 年,“陈桥兵变”北宋建立人物 赵匡胤(宋太祖)首都 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 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统一 方的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 北宋、辽、西夏对峙图( 1111裂局面。年)统……
-
课件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
第 5 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隋朝兴亡隋文帝的建设:广设仓库等,励精图1 、“开皇之治”治,通过改革国力增强,开创了“开皇 581 年,杨坚建立隋朝,励精图治、国力日强。之治”。炀帝 589 年,派遣杨广灭陈,结束南北分裂。隋炀帝的建设:兴建洛阳城;开通大2 、隋朝的各项建设运河等。后期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1 )广设仓 ( 2 )兴建洛阳城 ( 3 )开通大运河,大举征伐高丽,库破坏生产,民不聊生,引发隋末民变“ 洛口仓米逾巨亿” 、“周围二十余里,和贵族叛变。 618年,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