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 导言课
-
76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
77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
84 活动课
-
85 月考与复习试卷
-
86 期中试卷
-
87 期末试卷
-
88 全册综合性资料
-
95 全册综合性资料
-
89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
91 第3单元 法律与教化
-
94 第5单元 货币与税收
-
100 2.5 交通与社会变迁
-
101 2.6 医疗与公共卫生
-
102 全册综合性资料
-
103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104 第二单元 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
105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
106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
107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碰撞
-
108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109 活动课 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
110 全册综合性资料
-
111 1.1 历史与历史学
-
112 1.2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
113 1.3 史学的优秀传统
-
114 1.4 读史常识举要
-
115 1.5 历史探究的主要方法
-
116 1.6 历史的解释与评判
-
118 全册综合性资料
-
120 2.2 文献史料研读
-
121 2.3 实物史料研读
-
122 2.4 口述史料研读
-
123 2.5 图像史料研读
-
124 2.6 现代音像史料研读
-
125 2.7 数字资源的利用
-
126 全册综合性资料
-
课件
第3课时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
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 3 课时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一、三国与西晋1 、东汉末年政治格局的演变公孙度袁绍魏马腾蜀曹操刘备吴张鲁刘璋袁术刘表孙策263 年,曹魏权臣司马魏三国220 年,曹丕,洛阳昭发兵灭蜀。蜀西晋266 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鼎立221 年,刘备,成都 ……
-
课件
第 4 课时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轮)(课件)
第 4 课时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登科后 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课程标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选官制度,一、日看 中枢机尽长安构、赋税制度的演变等重要史实。花。理解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是大一统王朝鼎盛辉煌的根源。了解三国至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一、选官制度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苏轼《论养士》世官世官军功科举军功察举九品九品科举制爵制制爵……
-
教材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材)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请来了两位高僧,还用白马驮来佛经。汉明帝让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在他们居住的地方修建佛寺,这就是洛阳的白马寺。
-
教材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材)
“ 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 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 欣喜之际写的一首诗《登科后》,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 在京城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
-
教材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材)
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 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条大运河到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连接江淮的运河——邢沟。此后历代都有运河工
-
课件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课件)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 5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习重难点:1. 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南方经济的发展;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五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 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交融的原因及表现时空梳理一、政治核时心空(一)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素观养念北朝( 439 年— 581年)三国( 220 年 -280东魏北齐5年)北灭8十六国魏9(前秦统一北西魏北周隋东方)年西383 年淝水之灭隋汉2222021 年魏年晋……
-
教材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教材)
二、三世纪之交,军阀混战,东汉政权名存实亡。207年号称出自汉朝皇族的刘备拜访隐士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分析局势说:北方的曹操实力强大,而且控制了东汉皇帝,“诚不可与争锋” ;东南的孙权割据多年基础坚固,“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刘备只能争取控制西南地区,站稳脚跟,然后待机发展。这一“三分天下"的预言,后来得到应验。诸葛亮生前获封“武乡侯”,因此其祠名为“武侯祠“ 三国与西晋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620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
-
课件
【第3、4课合并】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西汉与东汉(课件)
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 2 课时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西汉与东汉新课程标准:1.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 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2. 了解两汉时期“文景之治”“光武中兴”两大盛世的表现及其出现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掌握汉武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全面掌握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 理解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一、秦的统一大一统国家的建立秦始皇(前 259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