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74 导言课
-
76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
77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
84 活动课
-
85 月考与复习试卷
-
86 期中试卷
-
87 期末试卷
-
88 全册综合性资料
-
95 全册综合性资料
-
89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
91 第3单元 法律与教化
-
94 第5单元 货币与税收
-
100 2.5 交通与社会变迁
-
101 2.6 医疗与公共卫生
-
102 全册综合性资料
-
103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104 第二单元 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
105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
106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
107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碰撞
-
108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109 活动课 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
110 全册综合性资料
-
111 1.1 历史与历史学
-
112 1.2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
113 1.3 史学的优秀传统
-
114 1.4 读史常识举要
-
115 1.5 历史探究的主要方法
-
116 1.6 历史的解释与评判
-
118 全册综合性资料
-
120 2.2 文献史料研读
-
121 2.3 实物史料研读
-
122 2.4 口述史料研读
-
123 2.5 图像史料研读
-
124 2.6 现代音像史料研读
-
125 2.7 数字资源的利用
-
126 全册综合性资料
栏目
-
教材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
-
教材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教材)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派遣大批军政人员前往原日本占领区,共接收了日伪工厂2411座,价值约20亿美元;还接收了日本侵占的大量物资、金银等,价值在10亿美元以上。这些资产完全由国民
-
教材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材)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于山西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当日军辎重部队进入伏击圈时,八路军从
-
教材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材)
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的东方会议,确立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
-
教材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材)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于1928年通过《训政纲领》,确定国民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种治权。稍后,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总揽
-
教材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材)
巴黎和会上,强权战胜了公理,中国遭遇严重外交失败,这引发了爱国青年的极大愤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十几所学校的青年学生,高呼“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齐
-
教材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材)
中华民国建立后,未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重建社会秩序,很快便陷入种种混乱中。对于这段历史,鲁迅曾深有感触地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
-
教材
第19课 辛亥革命(教材)
1903年,青年革命家邹容撰写的《革命军》出版。邹容在书中以高昂的激情,论证了推翻清朝统治、实行革命的正义性和必然性。他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