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 导言课
-
76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
77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
84 活动课
-
85 月考与复习试卷
-
86 期中试卷
-
87 期末试卷
-
88 全册综合性资料
-
95 全册综合性资料
-
89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
91 第3单元 法律与教化
-
94 第5单元 货币与税收
-
100 2.5 交通与社会变迁
-
101 2.6 医疗与公共卫生
-
102 全册综合性资料
-
103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104 第二单元 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
105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
106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
107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碰撞
-
108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109 活动课 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
110 全册综合性资料
-
111 1.1 历史与历史学
-
112 1.2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
113 1.3 史学的优秀传统
-
114 1.4 读史常识举要
-
115 1.5 历史探究的主要方法
-
116 1.6 历史的解释与评判
-
118 全册综合性资料
-
120 2.2 文献史料研读
-
121 2.3 实物史料研读
-
122 2.4 口述史料研读
-
123 2.5 图像史料研读
-
124 2.6 现代音像史料研读
-
125 2.7 数字资源的利用
-
126 全册综合性资料
-
课件
第2课_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件】(45页)(课件)
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 2 课中 华 文 化 的 世 界 意 义目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录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课标要求】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 , 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时 空 坐 标特点:阶段主题明显;主动—被动—主动;双向交流导入新课世界因交流而精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由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
-
课件
第1课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44页)(课件)
舞蹈《唐宫夜宴》由郑州歌舞剧院舞蹈编导陈琳创作, 14 名女舞蹈演员,用婀娜多姿、秀逸韵致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的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欣赏“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别样丰腴身韵审美风姿的同时,感受中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南宋)朱熹选择性必修 3 第一单元第 1 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习目标【唯物史通过学习,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析春秋战国大变革;运用社观】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原理,辩证的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
-
课件
第12课_水陆交通的变迁(28页)(课件)
第 12 课水陆交通的变迁课程标准:了解古代的路、桥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概念解释运输物品最初依靠人力或畜力。后来人们在拖拉物体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把重物放在木制架子上,发明了橇作为运输工具。紧随而来的是轮车的发明。轮子的创造,让人类的运输发明方式实现了由滑动到滚动的飞跃。轮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运载量和运送速度,是交通史上两河流域乌鲁克城邦的伊南娜神庙车轮符号的里程碑事件。交通含义:指人、物和信息在两地之间的往来、传递和输送,包括运输和通信两个方面。狭义的……
-
课件
第11课_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 11 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壹 近代城市化的演进1 、城市化的因素什么是城市化?时间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城镇化率2000 年458448073936.22 %2010 年665576741549.95 %2020 年901995097963.89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城市化 ( 城镇化 ) 是一个变传统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其主要表现是: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市地区集中,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在该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
课件
选必二第三单元复习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课件)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考点 1—— 古代的商业贸易考点 2——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考点 3——20 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2022.6· 浙江高考 ·5 )白居易有诗云:“水市通阛阓 huì (街市),烟村混舳 zhú 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貙 chū 。……堤喧簇贩夫。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酤 gū 。”诗作反映出( )AA .草市渐成规模,交易商品丰富 B .富商大贾辟建会馆C .商业活动未曾受到官吏的监管 D .“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考点 1—— 古代……
-
学案
复习试题: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2013—2023年真题按子目汇编】(学案)
园地原创严禁转载复习试题: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2013—2023 年真题按子目汇编】=本资料来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组卷系统,更多新试题请直接访问组卷系统=一、选择题第 15 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1.(2023·湖北高考·15)1946 年 6 月 25 日,世界银行正式营业。截至 1949 年 6 月底,银行资产约为 20.73 亿美元,贷款审批情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这反映二战后初期世界银行( )南捷克国别斯智斯丹伊卢森墨西巴法国荷兰波兰贷款拉利洛伐麦朗堡哥西夫克申……
-
试卷
复习试题: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2013—2023年真题按子目汇编(试卷)
园地原创严禁转载复习试题: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2013—2023 年真题按子目汇编】=本资料来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组卷系统,更多新试题请直接访问组卷系统=一、选择题第 11 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1.(2023·辽宁高考·5)1749 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A .加强中央集权 B .维护国家一统 ……
-
课件
第4课_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28页)(课件)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生产工具 重要标志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劳动者力)决适劳动对象生产定应方式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从事生产活动总产品的分配关系是要相互结成一定的关系)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选择性必修 2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04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程标准: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