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 
                                                128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 
                                                131 单元综合
- 
                                                133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 
                                                134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135 第8课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
- 
                                                136 单元综合
- 
                                                137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 
                                                138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 
                                                139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 
                                                140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 
                                                141 单元综合
- 
                                                142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
- 
                                                143 第14课 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 
                                                144 第15课 明清经济与文化
- 
                                                145 单元综合
- 
                                                146 第16课 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 
                                                148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149 单元综合
- 
                                                156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 
                                                158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 
                                                159 单元综合
- 
                                                164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 
                                                165 单元综合
- 
                                                203 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
- 
            
          
                        
                
                     课件 课件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件)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 14 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材分析壹贰教学目标说课流程叁学情分析肆教学重难点伍教学过程陆设计反思教材分析教材地位纵向看:清朝前中期处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前夜,其政治、人口、疆域均达到了古代社会的顶峰,但也埋藏着危机,并于盛世后期逐渐显露。横向看:这一时期,西方国家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清王朝对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对外闭关锁国,中国渐趋落伍于世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奏折制度、军机处、文字狱;理解清朝前中期疆域的开拓对近代中国版图的奠基作用,…… 
- 
            
          
                        
                
                     课件 课件第11课 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件)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史 历第十一课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青阳县第一中学 董智华 2020.11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标要求:认识辽宋夏金元在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核心素养目标:时空概念: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经济发展的区域及其由此引发的社会变化的基本概况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榷场、交子、五大名窑、经济重心南移等历史概念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认识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宋元时期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对社会变化的影响;宋元时期的经济成就为世界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青阳县第一中…… 
- 
            
          
                        
                
                     课件 课件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一轮)(课件)第 29 课时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课程标准: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以毛泽东为核心毛泽东思想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核心邓小平理论建第二代领导集体设有中以江泽民为核心“ 三个代表”国第三代领导集体重要思想特色社以胡锦涛为核心科学发展观会第四代领导集体主义的理习近平新时代论以胡锦涛为核心中国特色社会第四代领导集体主义思想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先进理论…… 
- 
            
          
                        
                
                     课件 课件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一轮)(课件)第 28 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沧桑巨变四十年 (1978-2020)深圳特区成立前 梧桐山顶远眺深圳深圳特区成立 40 年 远眺深圳城区课程标准: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时空坐标初期改革开放阶段深化改革开放阶段1978197819801984 1992 1997 1999 200120052015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香港反分十一届 《…… 
- 
            
          
                        
                
                     课件 课件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一轮)(课件)2022 届高三一轮复习统编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 26 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课程标准:1.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 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3. 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现代史)发展线索新 社时 会期 主过全十两义渡面年年建时建文徘设期设革徊1949 195619661976 1978新三全 十中大会 一国改召 届成造开 三立完中成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 、筹备:1949 年 …… 
- 
            
          
                        
                
                     课件 课件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一轮)(课件)第 27 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程标准】1. 了解 20 世纪 50-70 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与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2. 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3. 了解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4. 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材料一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好 材料二 1956 年 4 月初,毛泽东在中的先生…… 
- 
            
          
                        
                
                     教材 教材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教材)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外交全方位布局,形成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 
- 
            
          
                        
                
                     教材 教材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材)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这次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